鏡子另一面 - 邁克

鏡子另一面 - 邁克

唐巴卡狄認識依殊伍德那年十八歲,雙方年齡差距不多不少三十,一拍即合雙宿雙棲三十三寒暑,直至後者一九八六年逝世。只羨鴛鴦的浪漫派請勿張開臂彎飛身上前嘩嘩嘩,神仙眷屬生涯不是你們想像的粉紅色棉花糖,爺孫戀承受的歧視眼光要非常出世才能釋懷,代溝製造的各種不協調,也很考驗參與者的耐性和性能──尤其在偉哥尚未上市的年代。零八年美國發行了紀錄片《基斯和唐:一則愛情故事》,有心研究他們私生活易過借火,我一直沒有找來看,並非老來轉性八卦不再,而是因為很久以前翻過巴卡狄的畫冊《基斯杜化依殊伍德:最後圖畫》,一筆一筆記錄枕邊人邁向鏡子另一面的步伐,傷痛掏空了一切好奇。
想不到類似的死亡筆記,若干年後還要由女同志示範,而且震撼力更強:安妮李保維絲拍攝被病魔折磨到不成人形的蘇珊桑塔,疾病不再是隱喻,血淋淋如爆發的火山,執機者技巧越出神入化,越教人欲哭無淚。掛在她的攝影回顧展場地,死神宣告勝利的威武撲面而來,根本避無可避。今天和朋友在蒙帕納斯吃午飯,出了餐館陽光忽然普照,兩人順腳兜進附近的墳場,首先探訪沙特和狄波娃(原來她只比他多活了六年),跟着向杜赫絲行禮(墳頭幾時栽種這些由人戀的花花草草),最後去積葵丹美永久住宅前小立(逝世時正是我現在的年歲)。朋友有點意猶未盡,喃喃說了句「新近有個美國名人,似乎也葬在這裏」,想來想去記不起是誰。現在我知道,當然是桑塔女士。噢,八年了,倒真的沒有掃過她的墓,下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