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受環球經濟放緩影響,南韓造船及船運巨企現代重工、大宇造船海洋工程及三星重工為增加收入,均轉移進軍能源及鑽油業相關設備生產如輸油管等。而三星及大宇造船擬透過併購或聯盟方式,盼可加快提升建造深海設備技術。
盼通過收購提升技術
南韓船運業自08年金融海嘯影響後,利潤幅度及船舶製造定單齊下滑,加上歐債問題持續,令南韓船運業一直低迷,料最快兩年後始見復蘇。南韓最大造船商現代重工,今年首七個月的定單量不達標,僅接到公司預期的36%定單。其主要對手三星重工上半年歐洲定單更大跌71%,而大宇造船今年第二季純利倒退33%。南韓造船及船運巨企為開拓財源,不再依重建造商業船及運油船等傳統業務,遂轉戰深海,進軍能源及鑽油業相關設備生產,包括輸油管、浮式平台及儲卸油裝置等。據挪威國家石油商會(Intsok)資料指,去年海底設備生產市場額為每年260億美元(約2022億港元),料2020年將增至1310億美元。大宇造船離岸項目管理副主席Cho Hong chul表示,越來越多客戶在要求建造離岸設施時,同時要求造船公司兼顧海底設備項目。不過,多數造船商缺乏建造深海設備的技術,部份深海項目需要用機械人協助。三星重工及大宇造船表示,擬藉着收購或聯盟盡快提升建造深海設備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