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9九萬人上街後,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教協、學民思潮連月來不斷被傳媒追問會否進行罷課,但家長、教師、學民思潮都一直沒明確表態。「拖拉」一個月後,教協副會長黃克廉昨終於在政府總部表示,決定推動不合作運動,包括是罷課。
教協回應:需時醞釀
據了解,部份家長代表認為,若要進行罷課,不應該由家長主導,所以一直等待教協開口,教協則認為,罷課要經時間醞釀,所以延至昨日才有此「升級」行動。
有家長組成員指,他們的角色不宜主導罷課,一來怕會流失溫和的群眾,二來許多學校在今個學年都未推科,難以聚集到足夠的支持,反而若由教協宣佈罷教,家長則較適合表示響應。家長其中一個構思,是協助舉行公民教育日。
教協方面則認為,若要發動罷課,要經時間醞釀,他們一直參考1973年就文憑教師爭取薪酬待遇的罷課行動,當年教師曾兩度發動罷課,並安排好如何「照顧」仍會回校上課的學生,以免對家長造成不便。
據知,學民思潮較早前則傾向以三級制形式抗爭,先進行絕食,再集中火力向六間於新學年推國教科的小學施壓,然後再爭取更廣泛的社會支持。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