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適應<br> 打亂魚類基因多樣性

無法適應
打亂魚類基因多樣性

善信本着慈悲心放生,將魚放回海中生活,但有專家指做法反而令放生魚死路一條。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表示碼頭水質污濁,放生魚未必能夠生存:「大部份放生魚為養魚,適應能力較弱」。而且,放生魚跟碼頭裏的魚基因不同,會打亂香港魚類基因的多樣性:「當原有物種嘅基因多樣性減低,一旦環境有變,魚可能無法適應」。
李少文又指放生魚類中,只有泥鯭能在惡劣環境生存,其中龍躉是深水魚,放入海中只有死路一條:「壯健嘅可能游到出去,但都未必識搵番出去嘅路,而且維港冇食物,有機會染病」。放生魚紛紛游上海面透氣,李少文指可見牠們氧氣量不夠,「所以先要去含氧量較高的位置唞氣」。

師傅:幫魚念咗咒語超渡

不過,有份主持放生活動的德智師傅則不認同放生等同殺生:「我哋幫啲魚念咗咒語超渡,佢哋會係最後一世做魚」。他強調,人覺得應該吃魚,認為魚可以果腹,但佛教則主張慈悲為懷、不殺生。對於有人在放生活動旁邊釣回放生魚,他更大表放心:「魚本身有靈性,放佢落去佢都要俾你釣走,係佢自己嘅選擇」。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