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有幾撐環保?就是眾所周知的政府正擬投資150億元興建焚化爐。不過,地球之友副環境事務主任區詠芷一直認為,政府對本港回收產業支援不足,以自由經濟掛帥讓其「自身自滅」;她強調回收產業的社會價值很高,為基層市民帶來就業機會,以及政府可節省於堆田區焚化爐的巨額投資。
籲徵回收費
她指香港廢物回收比率算高,達52%;然而回收只側重有價值的廢物,如廢紙、舊衣及金屬等;然而低價值的廢物則較少人回收,如塑膠、廚餘、電子廢物等;即使回收了的電子廢物,由於沒有監管很多未經加工便出口,也會產生污染問題。此外,她建議政府應在土地供應方面給予回收產業優惠,或參考南韓、台灣以至內地做法,向生產商和消費者徵收回收費用,並反映在商品售價上,用以補貼回收商,「台灣一樽可口可樂售價,當中4毫子(港元)係回收費」,這樣將提高低價值廢物回收誘因。她指特區政府已將電子廢物徵收回收費展開草擬法例程序,但已慢人家10年。本港沒有循環廢物再造,只是將廢物回收打包出口亦是問題之一。若本港設有廢物循環生產商,政府可立法要求它採用一定比例的廢物收集,讓本地廢物循環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