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波上周開鑼,第一周賽事給予球迷的感覺應該不俗,尤其揭幕戰太陽飛馬對和富大埔,逾千球迷入場,雙方亦炮製了一場有6個入球的峯迴路轉賽事。我作為電視台主持及評述,最高興當然是本季港甲電視頻道依然存在;可惜的是,10支甲組隊,參加頻道直播的仍然只有9隊,令人慨嘆「和而不同」真係咁難達到?上季港甲頻道出現,對本地波的正面作用不用多說。今季能繼續營運,是多方人士努力協商的成果。電視台接納各會意見,扭盡六壬,令每間球會付出的製作費由每月4萬元減至2萬元。卻只有晨曦一間球會仍拒絕參與。如考慮的是成本,一季10個月製作費僅20萬,佔其近800萬班費僅百分二至三,所謂「食餐飯都食咗」,這理由看來站不住腳。如果是為意氣之爭,那就更令人失望了。若這是選民達300多萬的立法會選舉,眾選民各有立場,各持己見,絕對合理;但若只是10間甲組屬會,也未能為一個對各方有益的方案達成一致共識,實在可惜。可知要推動香港足球發展,放下成見齊心合作,是最基本要求。其實要維持香港聯賽於亞洲足協的排名,以保持參加亞協盃資格,是要符合很多亞足協定下的規格,包括聯賽規模、入場人數,以及是否有電視直播等。單是上述這3項中,電視直播彷彿已是最事在人為、最易達標的一項。希望來季,甚至不久將來,港甲頻道可成為所有甲組會一起參與的計劃。方柏翹now足球評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