冇人肯做<br>時薪45元也難招攬員工

冇人肯做
時薪45元也難招攬員工

劉財記於上水、粉嶺、九龍灣和柴灣經營回收園,合共聘用約27名員工。劉耀成原先以為最低工資對公司沒有影響,因為公司一名雜工的月薪也有9000元至1萬元,時薪約28元;但在連鎖效應下,「9000蚊都可以做到看更,仲唔使體力勞動,家我哋要1.1萬至1.2萬蚊先請到人。」

環境差 厭惡性工作

不過,廢物回收的工作環境差,屬厭惡性工作,工資低自然無人做。一眾廢物回收工作,最難請是膠袋與膠樽女工。由於廢膠篩選工序較多,女工在「天氣熱又有味」環境下將膠袋、膠樽分類,所以錢唔易賺。劉耀成位於上水的回收園便曾請了4至6名女工做篩選工作,最低工資實施後,45元時薪都冇人做。要女工開工就要多支付工資,雖然回收膠袋與膠樽經營成本較重,但分類後利潤亦較高。劉耀成說,未分類便將塑膠打包出售,每噸只售約900元;分類後可高達2000元。發泡膠亦是另一不受歡迎的回收物,因為發泡膠面積大、但重量輕;每公斤售價為1元,但一車只有載200公斤重的發泡膠。打風落雨亦是回收業的黑日子,正常紙張含水量為15%,但8號風球落雨紙張含水量可高達40%,客戶會扣回廢紙重量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