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宣佈放寬自由行,港人擔心逼爆香港,其中深圳非戶籍居民申請「一簽多行」原定今天生效,但行政長官梁振英昨突然宣佈,深圳當局不會在未來三星期發出簽注;但並未有處理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和廣州非戶籍居民來港問題。《人民日報》海外版昨指一簽多行有助推動「深港同城」化。 記者:張婷婷、蔡朗清
內地公安部門日前公佈會放寬北京、深圳等六個城市的非戶籍居民來港,其中只知深圳新增合資格一簽多行的人口約410萬,並計劃在今日推行。其他城市詳情未公佈,估計合資格者達3,000萬人。
梁特拒答審批權問題
梁振英昨日突然開記者會,稱獲中央政府同意不會在未來三星期發出簽注,其間港府會與內地部門商討,以達成可及時反映香港最新接待能力的機制,讓內地部門在簽發雙程證時有一個考慮基礎,避免為香港社會各方面的服務和設施造成壓力。
回應記者提問時,梁振英未有否認是在中央決定放寬自由行後,他才知悉此事;亦無回應如三星期後未能訂出機制,港府會如何跟進,以及會否向中央爭取審批自由行入境權等問題。梁只重申在他提出關注後,獲中央重視和積極回應的好意安排。
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指,市民不只是想暫緩,而是希望完全擱置一簽多行自由行。他說水貨客、通脹及逼爆商場街道等問題,港人已忍無可忍,任何放寬自由行的措施也不應推行。他今天會到特首,抗議梁振英只將炸彈變作一個三星期後爆的計時炸彈。
他認為入境處有權限制入境人士,包括自由行,但這需要有很大的政治決心,但看不到政府有此決心。他希望梁振英親到上水看看水貨客問題有多嚴重,到旺角、銅鑼灣了解自由行數量有幾多,聽聽香港人的聲音,反思香港為自由行付出的社會代價。
學者質疑是緩兵之計
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擔心暫停三星期審批只是政府緩兵之計,質疑短時間內可否建立機制,若只是政府部門的評估,未必能全面反映港人感受。他認為應暫停計劃,成立專責小組加以評估、建立機制,諮詢市民後,才與國內商討放寬自由行。
持續放寬自由行、一簽多行到港似是中央政策,《人民日報》海外版昨有署名文章,以〈樂見自由行再放寬〉為題,指「沒有自由行,香港將在黑暗中徘徊更久」,又指一簽多行有助推動「深港同城」化,是香港與內地更緊密的經貿聯繫中的新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