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解睇天台屋:半空種得樂

周六解睇天台屋:半空種得樂

深水埗,天台屋亦多。這世界獨有的住屋文化,老外對它也嘖嘖稱奇。在重建的巨獸下,卻被貶為僭建,拆你屋也不用賠。今日,天台戶要藉着種植醃菜BBQ等天台活動,把這獨有文化傳開去。 記者:吳韻菁 攝影:林栢鈞、蔡家輝、潘志恆

最溫柔的抗爭

上月開幕的「深水埗天台文化節」,在天台燒雞翼又搞種植,熱鬧背後其實是一場保衞家園的抗爭。話說09年6月26日,市建局突然宣佈深水埗順寧道69至83號重建,即日派員上樓做人口凍結登記,作為日後安置賠償。家家戶戶只需提交凍結日前兩天的住址證明,惟獨天台戶被拖了兩年(至11年),才被通知要交出凍結日前兩年(即07年)的住址證明。「這分明是留難,天台居民就矮人一截?」住順寧道71號的天台戶何國強氣上心頭,遂聯同義工和街坊組織關注組,以最溫柔的「天台文化節」向市建局抗爭。活動上,何國強教拿手的有機種植,太太華姐教醃漬,和訪客分享天台樂。

有機種植

翻鬆遠道由菜園村運來的泥土,又多了一重延續的意義。

何國強:「天台種植要考量風向和日曬量,這兒種南瓜、番茄最好。」

入滿廚餘的樽倒插在泥中,將慢慢變成液肥。

曬菜醃漬

華姐教路:「不論醃芥菜、豆角還是青瓜,先要在太陽底下曬到皺巴巴。」

曬好後加些鹽搓數分鐘,放瓶中醃三、四天至出水就可吃。

大好陽光,果皮吊住曬好快乾。

天台養豬農耕

「晨早空氣清新開朗,陽光溫暖帶來無限美……」問何國強從前的天台生活,他即哼起《陽光空氣》。BB班起就住順寧道天台,從前和父母親友一家七口住59號,幸運地,屋前有片小空地,大好陽光空氣,遂一邊搭棚種瓜種菜,另一邊圍欄養小雞,還放了一小池水養鴨,連豬都養過。「浴室試過飛來白鴿生蛋,孵了的小鴿還看着我冲凉,哈哈。」人家說曬得太陽多,人也多點正能量,何國強的樂天可能就是這樣來的。

抬頭看香港變化

何國強說,這天台之家,抬頭也能感受香港的發展。昔日機場還在啟德,飛機不時飛過,可鐵鳥和噪音在97年以後已不復見。不復見的還有星星和小昆蟲,「以前四周的樓哪有這麼高呀,燈也不像現在的多,晚上天空是深深的藍黑色,好多星星。我種的農作物引來小昆蟲,有種小青蟲好好看,現在很少見了,但卻多了很多蚊。」說時剛好入夜,一群天台訪客開始不住搔癢,是的,市區高樓越多也就越悶熱,蚊也多起來了。

天台風光

屋內有個共用空間,幾戶人一起吃飯很熱鬧。可現在只餘兩戶人,何家以外就是已90歲的包租婆。

04年,何國強與太太及剛出生的兒子搬到71號,一屋四戶,廚房在屋外,每晚四戶人家輪流做飯。

從71號天台向外望,深水埗一帶還真有不少天台屋。

草根的安樂窩

天台屋的起源,得由50年代說起。那時候內地難民湧入,住屋需求高,政府未有公屋政策,低下階層但求有瓦遮頭,哪怕只是人家的天台,自行搭建小屋落腳棲身。烈日曬頂、十號風球,天台戶都不怕,最怕政府。常為基層爭取住屋的社協主任何喜華:「天台屋曾扮演解決住屋問題的重要角色,但政府要拆時只視為僭建,僭建即違法,拆都無賠償。」何國強則說:「天台這兒是我的回憶,不是說上樓一定不好,但一定不及天台有露天空間,有太陽、有凉風。」早前,包租婆已為他到政府部門宣誓,證明他一直在此居住,但暫未得到回覆。

何喜華

何喜華:「深水埗就業機會較高,吸引低收入人士來居住,天台屋、板間房亦較多。」(圖為家有幾米展覽)

天台文化節(6972 6672、6188 7262)

活動:
8/9天台電影院、15/9民間規劃展覽暨分享會、22/9天台屋與基層房屋史分享會、29/9社區巡遊&清貧迎月宴
詳情: http://rooftopfestival.wordpress.com

深水埗房屋展「家有幾米」展覽

地址:深水埗汝州街269號2樓
詳情: http://facebook.com/soco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