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式抗爭開始 - 馬爽

天安門式抗爭開始 - 馬爽

市民街也上了,簽名運動也辦了,可做的都做了,政府依舊一意孤行不理民意,逼得一班學子要到政府總部前通宵紮營、絕食抗爭……這一切一切,是否似曾相識?是的,學民思潮的同學,讓許多香港人憶起了八九六四的學運,記起那些拿着「媽媽我餓,但我吃不下」橫額、在天安門廣場紮營絕食的大學生。香港回歸才十五年,就已經從一個開放文明的現代化國際都會,倒退至八九年中國大陸的水平,要逼得一班學生作出絕食抗議?而更令人汗顏的是,這班熱血抗爭的學生,還不像六四主力般是已接近成年的大學生,卻是一群只有十多歲、甚至連發育也尚未完成的中學生!一個多腐敗的社會,才會逼得一群中學生要走上街頭,為一個議題持續不斷的發聲一年多,用盡一個暑假去奔走相告爭取支持,然後走到最後,還要採取絕食這最後最無奈的手段?

做人應該做的事

近日的香港實在是亂七八糟的:備受爭議的惡毒政策一項緊接一項,市民如何反抗都似得不到回應;醜聞纏身的官員面皮一個厚似一個,咒罵聲中繼續安然無恙若無其事。許多成年人,看着新聞,想到從前的香港,想到今天的現況,都不禁悲從中來,凄然淚下,感到絕望和沮喪。許多人還沒有採取行動,已被現實打倒了,想放棄了,覺得做甚麼都改變不了,不如低頭接受,或者想辦法離開吧。
「我並不是英雄/在沒有英雄的年代裏/我只想做一個人。」學民思潮的同學引用詩人北島的《宣告》作絕食宣言的開場白,他們並不覺得自己在做甚麼偉大的事情,他們只想做回一個人應該做的事。一個及格的公民,應該關心社會,不平則鳴,捍衞應有的權益,守護珍視的價值──即使他們只是一群在學的公民,仍昂然堅守着身為公民應有的義務和責任。
在如此惡劣的形勢下,弱小的他們都沒有放棄希望。香港人,你憑甚麼放棄?在絕食宣言的結語他們寫道:「我們相信明天的陽光,也相信我們能夠每天看到晨曦的陽光。」希望在絕望中的香港市民,也能堅持自己的信念,勇敢抗爭下去,保護我們的香港!

馬爽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