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的立法會選舉,既是一場你死我活的選舉聖戰,也是一次舉足輕重的全民表決。對於七百萬市民而言,香港未來的命運,完全取決於你手中那張神聖的選票。
因此,三百多萬合資格的選民,當你從工作人員手中接過選票時,當你望着那一張張名單準備撳印時,此時此刻,請停一停,想一想,不妨再問一問自己:今天,我該把票投給誰呢?今天,我為甚麼要選這位候選人呢?
很多坐着旅遊大巴來投票的公公婆婆,許多居住內地專程趕來參與的香港選民,一部份在中資企業搵食的本地打工仔,相信在進入票站前,自己的口袋裏早就有了一張「被強烈推薦」的候選人名單。
面對這張並非屬於自己心儀的名單,我們應本着良知認真地反思:選舉是自由的,民主的,發自內心的,為甚麼有人要向自己「強烈推薦」呢?在選舉保密的投票站,自己憑甚麼要相信那些「推薦者」以及他們提供的名單呢?
坐免費巴士前來投票的公公婆婆可以想一想:今天投票日才有人關心我想到我,可是這些年來老人家看病難、申請宿位難、連死後的骨灰龕位都難以購買,政客的承諾如水中月鏡中花,此刻,老子憑甚麼要按他們的旨意撳印?
居住內地專程趕來選舉的香港選民請三思:同樣居住大陸,為甚麼我有選舉權,而大陸同胞卻沒有呢?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由此證明「兩制」是何等的寶貴!今天,如果我聽從了「推薦者」的旨意而投票,豈不意味着香港和大陸變得一樣了─這點僅存的可貴的民主自由,難道能不好好珍惜和利用麼?
在中資企業搵食的本地打工仔更應該認真思索:同樣都是香港註冊的企業,同樣大家都是打工仔,憑甚麼中資的老闆要箝制我的思想和自由?憑甚麼西環要剝奪我的個人喜好和選擇?今天,如果在無人監視的票站我都屈服,明天,還有誰會代我們打工仔申冤、幫我們打工仔出頭?
在「黑雲壓城城欲摧」的決戰時刻,當我們面對手中的選票時,停一停,想一想,你會為自己是一名擁有自由、民主和法治的香港人而自豪。
葛雋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