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學生贊成 中英夾雜授課

七成學生贊成 中英夾雜授課

【本報訊】教育局前局長孫明揚的教學語言微調政策實施兩年,浸會大學一項調查顯示,七成受訪中學生稱以英語學習增加學習困難,但相信有助高年級時以英語學習;近八成希望教師以中英夾雜授課。浸大教育學系副教授潘玉琼早前訪問461名中學生,分別來自兩間第二組別和一間第三組別中學,即非英文中學。他們有的就讀英文班,以全英語上課;另外則是部份學科以英語上課。初步調查結果顯示,兩組學生在優越感方面的比較,沒有明顯分歧,潘玉琼認為意味微調政策下的英文班和非英文班標籤效應,並非如想像般顯著。英文班學生較能主動應付學習上的困難,又更有信心以英語學習其他學科。超過70%學生普遍同意以英語授課,有助增強英語能力;70%認為以英語授課增加學習困難,可能影響成績,但有助高年級時以英語學習;78%更希望教師以中英夾雜授課,即在英文句子夾雜中文詞彙,認為有助學習。潘玉琼認為,微調政策令以往被標籤為「中中」的第二及第三組別中學的學生,有機會以英語學習,增添學習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