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齒與顎骨手術 改善倒及牙

矯齒與顎骨手術 改善倒及牙

【本報訊】「倒及牙」患者因上下門牙差距大,導致難以咬斷食物,想食碗麪、食條菜都難。顎骨發育不全,更令面形變長,常被人取笑為「鞋抽」、「香蕉臉」,社交生活至心理大受影響。香港矯齒學會指,現有矯齒技術、顎骨手術可改善倒及牙,籲患者及早求醫。

影響患者自信心

該會司庫兼牙齒矯正科專科醫生岑美恩稱,正常人上門牙應比下門牙,傾前2至3毫米,但倒及牙患者的下門牙,會比上門牙傾前多達逾10毫米。倒及牙成因包括顎骨發育不全,如下顎骨生長過盛而前突;或下門牙傾前。本港有研究指約15%人口患倒及牙。倒及牙患者因進食主要靠後排牙齒,容易致牙齒琺瑯質磨蝕,引起牙痛、牙骱痛。無法緊閉雙唇也令口腔乾涸,患蛀牙及牙周病風險高達20%,發音也受影響。她又指,早年有一名19歲患者李小姐,下門牙比上門牙傾前多於10毫米,外觀和發音均受影響,十分自卑,李接受矯齒輔加正顎手術後,明顯改善倒及牙,重拾自信心。岑美恩呼籲家長若懷疑子女倒及牙,應及早帶往牙醫求診,建議兒童最遲7歲接受評估。現有矯齒技術可治療一般倒及牙。若病情嚴重,患者待10多歲顎骨發育完成後,可做矯齒輔加正顎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