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首梁振英上場後本港樓價瘋狂飆升,連二手公屋、居屋也成炒家市場。低民望的梁振英昨急忙推出10項穩定樓價措施,企圖「撲火」,包括重推天水圍居屋貨尾,把青衣「置安心」單位轉租為售,柴灣工廈改裝成公屋等共約2,000伙,學者、地產代理及公屋團體一致炮轟梁10招是「炒冷飯」的「虛招」,大部份遠水難救近火,梁口說關注市民安居樂業,純屬廢話。
記者:譚靜雯
特首梁振英自7月上任後,短短兩個月本港樓價已上升最少5%,部份私人屋苑單位更急升超過10%,連帶私樓租金也狂升,港人怨氣有增無減。特首梁振英昨急忙聯同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發展局局長陳茂波舉行記者會「撲火」,指高度關注最近樓市升溫,並宣佈10項短、中期穩定樓市措施。
新措施包括825個天水圍天頌苑居屋貨尾單位明年初接受申請。曾蔭權政府提出的可租可賣「置安心」計劃更正式「死亡」,約1,000個於青衣青綠街的置安心單位全數轉租為售,低於市價售予家庭月入4萬元或以下的家庭,最快明年初預售樓花,並研究推出長遠兼可持續的全新「置業安居計劃」,取代「置安心」,協助市民「上車」。
柴灣工廠大廈改裝公屋
為增加短期出租公屋的供應量,梁振英搜刮「蚊型」項目,提出將房委會最後一座H型的柴灣工廠大廈改裝為公屋出租,提供約180個單位,料明年中動工。至於居屋供應方面,政府將原先預留予市建局興建「樓換樓」的用地撥給房委會建居屋,料可提供480個單位,2017年年底落成。
長沙灣一幅現為高爾夫球練習場的休憩用地就收回興建公屋,政府也會將36幅原本興建社區設施的用地,改作住宅用途,但未有時間表。私人住宅方面,會加快審批預售樓花申請,未來3至4年的一手私人住宅供應量約為6.5萬個單位。但梁振英稱,目前樓市處於環球經濟疲弱、流動資金充裕及需求旺盛三股不尋常的力量,潛在經濟風險不容忽視,籲市民置業前要審慎評估風險及承受能力。
梁振英上月宣佈推出5,000個白表免補地價買二手居屋單位政策,昨被記者問到此舉令二手居屋樓價失控,他否認有過失,並狡辯,「熟悉居屋市場都知唔會造成價格不合理上升,唔存在你所講嘅問題(過失)。」至於他提及未來數年65,000個私樓單位供應,根本是上屆政府賣地成果,與他無關,而平均每年約20,000多伙供應,僅能應付需求。
公屋聯會主席王坤炮轟新招數,短期只有不足2,000個資助單位供應,「天水圍嗰啲居屋咁遠,對樓價冇咩影響,再睇返地產商反應佢哋都支持,即喺冇殺傷力啦,CY都冇新橋」。理工大學建築及房地產學系教授許智文指,「青衣嗰1,000個單位又唔喺即時可以入伙。」中原地產亞太區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新增土地供應屬較長遠策略,政府在特別印花稅方面並沒有提出新措施,難以令樓價即時回落,認為對二手市場影響輕微。
港人心聲
金融業 張先生
「家個價係高得好得人驚,樓價好難下跌,噚日公佈措施冇乜作用,大把大陸人要買樓啦。」
太古城業主 陳先生
「知道政府推出樓市措施後,唔擔心樓市會跌,純粹增加供應冇乜意思,政府若推出收緊按揭,或購買第二套房等限制措施,對樓市或會先起降溫作用,手上持有嘅單位亦唔會貿然放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