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認黃河做母親

要認黃河做母親

【本報訊】新學年全港小學進入國民教育科開展期,教育局推出的首批小學教材曝光,教6至8歲的小學生,把黃河當作母親,感受黃河的「溫馨、依戀、安全感」。有家長不願子女認黃河為母親,建立盲目愛國情懷。
上述官方教材適用於小一至小三,在《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教材中,指示老師利用「黃河母子圖」,把黃河比喻作抱着兒子的母親,要求學生想像黃河給人「溫馨、依戀、安全的感覺,但也會有疲倦、生氣的時候」。

從乾涸危機培養歸屬感

另外一套教材《救救水資源》以江西淡水湖鄱陽湖乾涸的危機,要求學生從認識國家的山川地貌等,加強對國家的歸屬感;根據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當中要求小一至小三的學生,透過了解國家地理、古蹟文物等,體會國家的發展,從而萌發對國家的歸屬感。
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發言人陳惜姿對教材表示反感,她批評:「認識中國河山大川當然唔反對,但我唔想仔女認黃河做阿媽」。
教育局表示,因應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教學需要,會持續發展教材供教師選用;其提供的「當代國情」部份參考教材經委員會檢視後,會公開供教師和其他社會人士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