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達人<br>超選難言六四之比

選舉達人
超選難言六四之比

談到超級議席選舉,坊間很多人的看法,根據所謂「六四黃金比例」,如果在直選中泛民拿六成選票,建制派拿四成選票,因而五個超級議席中,泛民拿三席,建制拿兩席,不是一個很順理成章的結果嗎?筆者反覆向記者解釋了很多次,這是一個錯誤的看法。為何如此說?且聽我進一步分析。超級議席選舉的選民,並不能簡單等同分區直選的選民,最重要的分別,就是它會剔除掉傳統功能組別的選民。那麼這對泛民又有何影響呢?2008年立法會選舉功能議席選舉,教育界有三萬八千票投了給張文光,衞生服務界有一萬一千票投了給李國麟,社會福利界有八千票投了給張國柱和狄志遠,會計界有四千票投了給譚香文,法律界有二千五百票投了給吳靄儀,工程界有二千五百票投了給黎廣德,資訊科技界有二千票投了給莫乃光,建築測量界有七百票投了給吳永輝,這裏加起來總共有近七萬票。此外,人民力量和社民連這些泛民左翼,因為反對政改方案,所以其支持者拒絕在超級議席選舉中投票給民主黨和民協候選人的機會極大。事實上,人民力量正發動「拒領票」行動杯葛這部份的選舉,呼籲支持者在投票日,只領取及投下地區直選一票,不領取超級區會選票或投下白票。2008年立法會選舉分區直選,總共有一百五十二萬人投票,泛民拿了九十萬票,佔了59%,一個十分粗略的推算,如果泛民的九十萬票扣除掉前述功能議席的七萬票,社民連的十五萬票,那麼只剩六十八萬票,只佔總票數的52%,與建制派頓成五五波。當然這個計法為了讓讀者簡單易明,省卻了一些細節,但再沒有甚麼「六四比」優勢,卻是顯而易見的。再者,泛民之所以在地區直選中拿到六成票,是因為派出不同政治光譜的名單參選,由上層、到中產、再到基層;由右翼到左翼;由激進到溫和民主派都有,因此才能動員到最多的支持者出來投票。但在今次的超級議席選舉中,卻只集中民主黨和民協這類同屬光譜中間的政黨,人民力量和社民連的支持者,前面已經提到不樂觀,在此之外,能否吸引到其他如公民黨、工黨、新民主同盟等的支持者之支持,也屬一大疑問,尤其是泛民政黨近年間關係轉差,彼此磨擦日增,分化日益嚴重,更讓人不能樂觀。當然,建制派都會有類似困難,但至低限度,以民建聯和工聯會階級立場分得比較開的政黨參選,這都較有助包攬建制派支持者的選票。作者:蔡子強 中大政治及行政學系高級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