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工行(1398)為四大內銀壓軸登場,派出符合市場預期的中期成績表,上半年純利1231.6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12.5%;第二季純利618.25億元,按季僅升0.79%。分析認為,大行較細行有更佳的息差表現和資產質素,更以建行(939)和工行為首選。記者:董曉沂
工行中期每股盈利0.35元,不派中期息。期內工行淨息差達2.66厘,較首季度進一步擴闊,加上貸款亦較去年底增長8.15%至8.42萬億元,令工行上半年淨利息收入增長16.94%至2040.58億元。值得留意是,四大行中,僅建行和工行有淨息差擴闊,亦造就兩行純利錄得按季升幅,跑贏中行(3988)和農行(1288)。
人行減息難影響盈利
對於利息收入前景,工行行長楊凱生昨於電話會議上表示,人行減息對工行淨息差的影響未完全浮現,惟該行有為利率市場化作壓力測試,預期對該行盈利能力影響不大。至於另一主要收入來源的中間業務,上半年收入為548.04億元,按年只得1.88%增長,次季更錄得輕微跌幅。楊凱生解釋,主因該行正撤出部份盈利能力較差如擔保及承諾業務,另亦因內地金融市場表現不濟,令部份金融收費業務受壓。建銀國際環球金融策略及銀行研究部董事盛楠預計,工行的中間業務在下半年將繼續受壓,收入料與上半年持平,部份因為今年停收業務顧問費用所致。
不良貸款率低過三大行
上半年貸款基礎增加,亦令工行不良貸款餘額上升,幸而不良貸款率跌至四大行中最低的0.89%。工行上半年貸款減值準備按年增加8.48%至2114.01億元,令該行撥備覆蓋率提升至281.4%,較去年底增加14.48個百分點。工行董事長姜建清表示,工行今年初曾為全年經濟把脈,在前景不明朗下,該行預期全年不良貸款率將達1.2%,故作出較審慎撥備。一中資分析員表示,多家大行為對未來經濟下行作好準備,而對逾期貸款及關注貸款等有更高審批標準。截至6月底,工行核心資本充足率升至10.38%,僅次於建行的11.19%。分析員認為,要在內銀板塊揀股,不只看盈利表現;農行純利增長最強,惟該行資本水平跑輸四大行,淨息差亦見收窄,反觀工、建兩行資本強勁,加上大行的淨息差表現及資產質素均較佳,預期兩行勢成內銀板塊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