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你沒聽過鼎鼎大名的「劍橋五子」?不會的,一九八幾年不是有部顛倒眾生的電影叫《同窗之戀》嗎,兩個男主角一個搞基一個搞左傾,分別由卜卜脆的魯柏艾華略和哥連費夫飾演,前者角色的藍本便是五人間諜網最出鋒頭的佳布爵斯。當時同志電影仍未氾濫市場,距離Queer Cinema艷幟高張還有遙遙十年八載,鏡頭那麼公然瞄準同性如漆似膠的嘴唇,算十分大膽前衛;貴族書院美少年卿卿我我本來就賞心悅目,加上電視片集《故園風雨後》撩起的虛榮方興未艾,劇本原意批判公學金字塔壓死人不償命,結果普遍獲得「浪漫」的讚美。圖靈寄宿的Sherborne當然不及影片描繪的山寨伊頓奢華,但他同校有個知心友Christopher Morcom,雖然據說二人始終不曾發生肉體關係,朝夕相對耳鬢廝磨的纏綿,卻足以媲美《梁祝》的「同窗共讀三長載,情投意合相敬愛」。初初聽聞這段男男青春戀,我立即移形換影將他們的小人頭套到布爵斯和同學仔身上,像內地今時今日成行成市的腐女那樣,為了滿足意淫罔顧事實,不管三七廿一張冠李戴。翻了兩頁資料不禁啞然失笑:根據書上的形容,圖靈這位曠世天才不但賣相唔開胃,還有宅男界最普遍的不修邊幅習慣,扣鈕對錯親家,恤衫尾沒有好好攝進褲頭,就算尚未進展到在伯戚里園工作時的極端,求求其其以繩索當腰帶,在睡衣外披件外套就回到辦公室,與影片裏公子哥兒光鮮亮麗的造型,肯定有天淵之別。人靠衣裝啊,在激烈競爭中成長的基佬,誰都練得非常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