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財經報章《信報》昨天在其報紙刊登廣告,表示下周一起加價兩元,由每份6元加至8元,加幅逾三成三。今次是12年來,首次有本地中文報紙加價。報業公會及學者均表示,加價對本港報業發展有正面影響,預料稍後有其他中文報章加價,但相信不會劃一加幅。
對報業起正面作用
《信報》加價聲明指,為保持高質素的內容和服務,下周一(9月3日)加價至8元。收費報章今年3月曾提出加價1元,最終無成事,最近香港報販業協會舊事重提,致函各報館希望收費中文報紙及馬經報,於下月8日同步加價1元,但暫未有共識。報業公會主席甘煥騰昨表示,《信報》加價無可厚非,中文報紙的紙價在過去十多年,最少漲價三成,中文報紙對上一次加價已是2000年10月,當時由5元加至6元。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蘇鑰機稱,《信報》在眾多報紙中最有條件加價,因其讀者主要是財經界人士及中產,不會因加價一、兩元而不買《信報》,加上《信報》替代性報紙不多,其網站也收費,「唔同其他報紙網站係免費,報紙收費,咪睇免費報紙網站,甚至係睇免費報」。他認為《信報》加價對報業生態有正面影響,較綑綁式一同加價為佳,「其他報紙睇定《信報》加價後嘅讀者反應,先決定係咪加價。加價亦毋須劃一加兩蚊,可根據自己條件加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