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引進高科技顯微鏡

中大引進高科技顯微鏡

【本報訊】中文大學羅桂祥綜合生物醫學大樓昨日開幕,大樓佔地2.9萬平方米,樓高9層,設有四所中心實驗室,配備各種最先進實驗器材,包括兩部各價值500萬元電子顯微鏡,能協助生物醫學科研工作。大樓又創新以開放式設計,所有實驗室沒有牆壁間隔,促進不同範疇科研人員交流合作。

研究生物標本納米結構

中大生物醫學院院長陳偉儀表示,新大樓是以美國國家衞生研究所作設計藍本,所有實驗室均為開放式設計,並設有實驗動物存養中心及飼養設施,方便研究人員進行動物實驗。四所中心實驗室包括大分子及基因表達中心實驗室、顯微及影像中心實驗室等,提供最先進的大型儀器供研究人員使用。至於最新引入的兩部電子顯微鏡,均為全港獨有,用於研究生物標本的納米結構及表面特徵。兩部電鏡分別為掃描及透射電子顯微鏡,前者具有減速功能,在1,000伏電壓的低能量輻射下,可觀察精細度達1.3nm的表面結構,例如觀察將幹細胞注射入受傷關節的生長情況;透射電子顯微鏡為超高解像度的顯微鏡,能觀察細胞的結構。陳偉儀補充,生物醫學院轄下四個學系會分為五個研究組,各在一個樓層進行研究。他表示,除生殖、發育及內分泌學研究組最近以分子技術破解女性不育之謎,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組也成功發現有細分子能把已分化的細胞重新組合,即纖維化的肝細胞能變回正常幹細胞,有關研究結果將於稍後公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