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駐華大使丹羽宇一郎的座駕在北京遇襲,在中國民間引發是英雄行為、還是瞎胡鬧的兩極評價是意料中事。但從外交、法律層面去看,無疑是不軌之舉。中國官方傳媒一邊譴責有關行動「胡來」,又一邊散佈保釣害國論,刺激民間情緒,實屬不智。
民間不甘當用完即棄棋子
內地民眾在反日遊行中出現不軌行為,包括破壞日本品牌汽車、破壞日式食肆等,很大程度上渲洩的是對當局的不滿。一方面,民間的反日遊行、保釣行動,一直受到當局打壓,民間一旦有機會渲洩被壓抑的愛國熱情,就必然出現令政府尷尬的場面;另一方面,當局縱容御用文人、官方媒體批評民間不配合其意旨的行動,民間不甘被當作用完即棄的棋子,勢必採取更激進的行動。
圖愚弄民意 搬石頭砸腳
中共喉舌《人民日報》旗下的《環球時報》的言論,堪稱是當局不智的集大成之作。該報昨日以社評高調批評「拔日本大使座車的國旗是胡來」,但同時發表文章,指摘香港保釣行動是害國不是愛國。如此惹火言論,無異於要把民間保釣力量逼上梁山。
保釣害國論的作者韓曉清,如果是一般的旅日華僑華人,愛怎麼說是她的自由,但她身為《人民日報(海外版)》日本支社社長,又是在官方的環球網撰文,豈能洗清官方色彩。況且,她的三個論據不值一哂:所謂日本ODA(政府開發援助),實質是戰爭賠償,不是施捨,憑甚麼要中國人感恩戴德?所謂保釣成員被逮捕、被押送,顯示日本有效控制,凸顯的是中國當局的無能,怎成了保釣勇士之過?所謂日本技術、市場非常重要,難道重要到中國要放棄領土、主權要求?
在網民的炮轟聲中,環球網昨日下午已撤下韓曉清的文章,但對民間的刺激已不可能撤除。該網進行兩項調查,一是拔旗是英雄行為還是瞎胡鬧,結果認為是英雄行為的佔76%,二是拔旗會否影響中日關係,結果認為不會的佔89%。當局想愚弄民意,結果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李平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