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錄:縮版北歐傢俬 走入蝸居

宅錄:縮版北歐傢俬 走入蝸居

五年前,一班Vintage家品迷開設懷舊家品店out of stock,輾轉間,店主希望更多人認識北歐家具,便將往日小店變成北歐復古傢俬舖。走過五年光景,店子慢慢轉營,售家具兼加入室內設計元素。負責人Pan:「把北歐設計放進蝸居是我們的夢!」
記者:蘇麗珊
攝影:潘志恆
模特兒:Michelle@Pure Models

亮點Pastel廚房

飯廳以深色木為主調,充滿六十年代北歐色彩。

「做人如果無夢想,跟鹹魚有甚麼分別?」就是因為一個夢,令Pan將北歐傢俬加以改良,放進400多呎的空間,北歐風格依然大派用場。
甫進Pan設計的450平方呎單位,一入屋便被近大門的Open Kitchen吸引!Pan解說:「屋主Eric最基本要求是要有Open Kitchen,但又要加入Colorful元素,所以便打造了這座彩色Bar枱。」彩色Bar枱沿用北歐六十年代的圓角手柄及質感,設計師再將一格格的櫃門加入Pastel Color,令復古味道更加濃厚又不突兀。視線轉入Open Kitchen內,傳統的啡色櫥櫃不見了,卻換上同樣Pastel Color櫥櫃,令整個廚房成了整間屋的亮點,難怪成了屋主最愛的地方。

復古吊燈配合Pastel Color的櫥櫃,猶如走進六十年代。

Open Kitchen佔的地方不大,但彩色設計成了全屋亮點。

out of stock負責人Pan

實用暖意木櫃

Eric另一要求是多儲物空間,所以設計師便將原有的眼鏡房間隔打通,再用入牆櫃來間隔空間,如Open Kichen與客廳的分隔、飯廳與睡房的分隔。然而,除廚櫃帶點色彩外,整間屋都被深啡木所包圍,充滿北歐暖意,不怕壓迫感嗎?「清一色的深木色入牆櫃,理應感覺壓迫,但我就在櫃頂騰出空間,加上燈槽,令壓迫感減輕之餘,亦令人看得舒服及柔和。另外,將北歐復古木櫃變成飯廳的吊櫃,我希望將北歐家具的設計元素改良及縮細,放落香港淺窄空間內,做到更實用。」
客廳的入牆櫃除放鞋外,亦收藏了電器的電線及電掣,使電視牆看上去更簡潔。而電視牆身貫徹全屋胡桃木主調,雖然飾品不多,但電視下滿是日本雜誌及陳列一兩件懷舊古物,真以為自己身處日本部屋。

原有的眼鏡房間隔打通,再用入牆櫃來間隔客廳與廚房。

深木色櫃頂加上燈槽,令壓迫感減少,亦令人看得舒服。

客廳的入牆櫃除放鞋外,亦收藏了電器的電線及電掣。

左邊是Design House Stockholm出品Cord地燈,另一盞為Vintage枱燈。

七十年代的8 Track Player你見過未?屋主從日本購入的。

客廳放了七十年代黑膠唱片機連Speaker,仲Work!

玻璃房增空間

當Open Kitchen、飯廳、客廳滿佈木櫃時,大概認定睡房也一定被木圍?錯了!「睡房改用玻璃間隔,除方便屋主從睡床看電視外,更可以增加空間感。」在兩口子空間,屋主也不抗拒玻璃睡房,只笑言「現在一定要執房!」
Pan也細心地在玻璃後加設捲簾,為玻璃睡房增加私隱度。至於剛才從飯廳看到的木牆,實際是睡房的胡桃木大衣櫃,儲物空間齊全兼具北歐色彩。原來只要花點心思、肯嘗試,大大件的北歐復古家具,也可融入400多呎空間。

睡房改用玻璃間隔,以增加空間感。

木牆實際是睡房的胡桃木大衣櫃,儲物空間齊全。

概念走遍亞洲

今年店舖踏入五周年,Pan希望店子轉營,出售大型北歐復古家具的同時,亦加入室內設計元素。「我好想將北歐家具變得有彈性或Tailor-made,款式及Details位置都沿用六十年代經典設計,但就嘗試在物料、顏色及方便程度加以改良,希望將這概念放進香港、台灣、日本等地的淺窄居室內。」
上周六(25日)是店舖五周年紀念,店子特別推出五種不同顏色的原木Stool作為限定品,而定價也是周年紀念日——$825。

out of stock(2369 6008)
火炭坳背灣街30-32號華耀工業中心1403室

Pan深受四十至六十年代當紅的丹麥設計師Finn Juhl影響。

五周年紀念Stool共五色,以原木製。 各$825

out of stock小檔案

在2007年只是在利時商場一間Vintage家品小店;2010年在火炭開設北歐傢俬Showroom,並首次於日本家具展覽展出,更獲日本關西家具店MARGINAL垂青,引進其家具於日本和歌山等地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