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膠粒成壓力

中石化:膠粒成壓力

【本報訊】中央今年將成品油及天然氣改革納入工作重點,中石化(386)董事長傅成玉(圖)直言,現行成品油機制存在調整不到位及不夠透明的毛病,要將成品油價格市場化,便要令價格調整完全到位,並要提高透明度,讓市場清楚明白價格調整原因。
他稱,政府有決心推進市場化,但何時落實要取決於經濟形勢,中石化雖不能控制成品油價格,但能在可控範圍內增競爭力,待市場化落實後便釋放競爭力。
儘管中石化上半年在成品油價調整不到位下,煉油毛利大跌64.7%至每桶0.55美元,但美銀美林認為,中石化上半年的化工業務表現較市場預期理想,第三季油價及化工產品價格料保持平穩,有助帶動該公司今季每股盈利反彈至0.16至0.18元人民幣。
摩根大通亦稱,從中石化次季煉化業務大致持平來看,其表現較中石油好,估計未來一年油價會回落至100美元以下,有助中石化明年盈利大幅反彈。

「港生態垃圾特別多」

中石化早前指適當時候會向母公司收購資產,傅成玉昨強調,母公司資源正進行整合及評估,鑑於資產多且大,故評估需時,惟完成後會盡快注入上市公司。
對於膠粒事件,傅成玉稱,膠粒對香港海灘環境造成污染,令中石化面臨很大壓力,自己「心裏也不好受」,故先拿出1000萬元進行清理工作及購買相關設備,他本人上周四更到愉景灣實地觀察,但不忘補一句「香港的生態垃圾特別多」,好像與香港這個美景港灣的名稱不太匹配。同系儀征化纖(1033)上半年盈轉盈,蝕2.15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