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霸權<br>兩密招增儲備 積農地集權益書

地產霸權
兩密招增儲備 積農地集權益書

新界東北發展,觸及大地產商的根本利益。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華資地產商已密密收購大量平價農地,及在市場上收集「換地權益書」,增加土地儲備。地產商囤積土地,靜待政府發展新市鎮時始進行開發,是他們多年來藉以牟取巨利,進化成地產霸權的其中一個「秘訣」。

趁市道低迷補地價

根據潘慧嫻在《地產霸權》一書引述的資料,大地產商20年前已持續囤積新界土地;新鴻基地產擁有2,400萬平方呎土地、恒基兆業擁有3,280萬平方呎土儲。當地產商看準機會,如市道低迷時,向政府申請更改土地用途,補地價就可發展,較公開競投土地發展更為「化算」。除直接購買農地,另一招就是在市場大量收集「甲/乙種換地權益書」。1960年1月前政府收地作公共用途,須向地主支付現金補償;1960年1月至1983年3月,政府曾向被收地者發出「乙種換地權益書」,受影響地主可選擇收取現金或日後在新界任何新市鎮發展區換取建築用地。另一種「甲種換地權益書」則是若地主自願交出土地作公共用途,日後也可換取建築用地。七十年代,未贖回的換地權益書已有約3,600萬平方呎土地,絕大部份由新鴻基地產、恒基兆業、南豐發展和華懋集團購得。《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