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論中國:擔心食品安全不如減少煙酒? - 李平

盡論中國:擔心食品安全不如減少煙酒? - 李平

「與其憂慮食品安全問題會對健康造成危害,不如改變膳食習慣,如減少酗酒和抽煙。」這番話如果由一個保健醫生說出,相信只會被公眾忽略,如果由一個負責食品安全的高官說出,就不能不令公眾質疑其腦殘程度,質疑這個國家的食品安全問題,質疑這個國家的高官任免標準。

網民質疑蘇志嚴重腦殘

偏偏發出這番宏論的,正是中國衞生部食品安全與衞生監督局局長蘇志,這個中國直接監管食品安全的高級官員。雖然內地媒體簡化了蘇志在記者會上的言論,但並未扭曲蘇志的語言邏輯。他強調,國人應該對食品安全有信心、放心,「特別是黨中央、國務院這麼大的工作力度」,因此要呼籲公眾改變膳食習慣,減少酗酒抽煙。
網民質疑蘇志嚴重腦殘,主要理由有兩點:一是領導「吃特供當然不用擔心,只要擔心煙酒的危害」;二是初生嬰兒「減少煙酒,豈能避過毒奶粉、毒食物的危害」?所謂特供,就是為高官特別供應的產品,包括經過嚴格檢驗的食物。
蘇志的表態,如果只是要為自己卸責倒也罷了,但扯上「黨中央、國務院」,又在中共十八大舉行前夕的敏感時期,未免有拖李克強落水的意味。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在2010年2月成立,主任為李克強,副主任為另兩位副總理回良玉、王岐山。這個委員會成立兩年半,未能改變中國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的問題,是李克強晉升副總理後的劣績之一。

反映高官心態存有缺失

內地傳媒曾明言,食品安全問題考驗當局的執政能力,無異於挑戰李克強的主政能力。結果,去年有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張勇批評傳媒誇大毒食品問題,近日又有蘇志將食品安全與酗酒、抽煙混為一談,企圖轉移公眾的注意力。他們的言論,不是失言的問題,而是反映高官心態、監管制度存有嚴重缺失,這種狀況不變,就算李克強明年出任總理,繼續親自掌管食安會,也不能紓緩公眾對中國食品安全的憂慮。 
李平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