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有間書信與手稿博物館,座落第六區聖日爾曼大道,多年來在它面前昂首直行直過,不曾移步內進參觀。我這種法文半文盲,就算入寶山也肯定空手回,對着龍飛鳳舞的稿紙和魚雁最多一知半解,徒然自卑難過;況且,唯一有強烈興趣的字跡不外普魯斯特那一手,約莫十五年前米特朗圖書館的一次大展,《追憶似水年華》原稿手改校對稿琳琅滿目,好奇也已經完全滿足。上個月終於破戒,因為館方聯合發行商替同名電影造勢,展出來自美國的傑克凱魯亞克《在路上》打字稿手卷,機會可一不可再,憑票根還免費入場,貪小便宜的窮措大怎會錯過?
臨時展廳在地面層,看完後順腳到地窖看長期展出的館藏。一組學生正在參觀,十多人團團圍着展品探頭探腦,老伯伯當然沒有擠過去分享他們的青春氣息,獨自往另一角視察政壇名宿墨寶去了。場館實在靜,一根針掉在地上都幾乎聽得見,負責為學生講解的導賞員嗓門雖然不大,字句還是斷斷續續飄進耳朵:「第二次世界大戰……解碼器……電腦的先驅……同性戀……功敗垂成……毒蘋果……」媽媽咪呀,這可不是在講阿倫圖靈麼?作賊心虛的我不禁大大打了個冷震─陸離籌劃圖靈紀念文集,答應了湊熱鬧可是遲遲尚未動筆,失驚無神忽然傳來細細碎碎的提醒,簡直像光天化日接到催命符。剛過一百歲冥壽的亡魂,大概仍然保存英式幽默,不動聲色懲戒下巴輕輕的異國寫手:喂小兄弟,應承得人就不要賴貓,陸女士事忙唔得閒追稿你咪以為可以逍遙法外,有我老人家親自睇場㗎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