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領中環 逾半市民贊成清場

佔領中環 逾半市民贊成清場

【本報訊】「佔領中環」10個月後,明晚9點將撤離中環滙豐銀行總行地下,成員會在7點半先舉行反清場音樂會告別滙豐。昨日又舉行「佔領點收科」討論會,社運人士陳可樂指,目前香港受地產霸權壓迫,市民住的劏房租金越來越貴,連居住空間都不保,希望日後有更多人在不同公共空間進行佔領。

長時間抗爭有難度

昨日的討論會上,應邀出席的資深社運人士周思中認為,長時間進行抗爭運動有難度,「運動係日常生活以外嘅嘢,我哋要放棄讀書、放棄工作」。他指滙豐銀行總行是資本主義象徵,在此地佔領有抗爭意義,但佔領人士很難在生活上自給自足。左翼廿一成員覃俊基認為,「佔領中環」行動局限在共治社區,未能聯繫不同社運組織合作抗爭,擴大影響力。
另一位社運人士陳可樂期望抗爭行動可以在各地開花,他指目前香港受地產霸權壓迫,市民住的劏房租金越來越貴,連居住空間都不保,希望日後有更多人在不同公共空間進行佔領。

建議舉辦巡遊集會

旁觀市民教師蔡先生指起初支持佔領中環抗爭,「嗰時全球響應,我都好欣賞佢哋嘅勇氣,我哋都要反思資本主義制度係咪有問題」。但他認為隨着時間過去,參與人數下跌,目前已經沒有抗爭效果,「佢哋就算離開咗呢個環境,都可以諗吓其他運動,唔一定要留係呢個地方」。
另一位旁觀的審計師吳先生每周路過滙豐銀行地下幾次,見證「佔領中環」人數越來越少。他認為佔領行動未能獲得市民認同源於抗爭行動單一,「其實佢哋可以搞多啲唔同活動,未必要留喺度紮營」。他建議「佔領中環」日後可以舉辦巡遊、集會,每周因應不同主題舉辦活動。
《蘋果日報》近日進行兩次民調,分別成功電話訪問562人和610人。近半市民認為金融海嘯後政府沒有改善監管金融機構,二成三市民支持「佔領中環」的抗爭行動,四成七人反對,五成半市民贊成滙豐銀行清場。

市民點睇

吳先生:「我覺得香港人關注呢件事,但每個熱潮都有退卻嘅時候。」

蔡先生:「我本身支持,但時間太耐,參與嘅人又少,唔覺有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