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腦萎縮症為仍未有藥物可治癒的神經系統疾病,對此病進行研究的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陳浩然指患者一般40至50歲病發,阿標15歲發病實屬罕見,「越早病發,患者小腦細胞嘅壞死速度會更快」。
小腦萎縮症分遺傳性及非遺傳性兩種。陳教授表示,遺傳性只要父母一方患病,子女便有50%機會患病。父母可透過DNA測試驗出是否有遺傳。
他表示,醫學界一直未有找出小腦萎縮症的致病成因;最近中大研究發現小腦萎縮與基因變異及核糖體受損有關,可望為此病找到治療新方向。目前醫學界主要採用藥物碳酸鋰減慢小腦細胞的死亡速度,美國則使用幹細胞移植增加患者小腦細胞數量,惟未有臨床實驗證明可治癒此症。《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