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無論行街、食嘢,的確唔少人都為追捧自己愛看的奧運而深夜不眠。奧運已曲終人散,但後遺症卻隨街可見。走在街上,發現多了些國寶熊貓。為何睡眠不足會令黑眼圈產生呢?而很多時候,怎麼黑眼圈又總會連同眼部浮腫呢?
Rick Chin
亞洲首席化妝造型師,近年修讀皮膚科,並創建自己的護膚品牌及美容中心。堅持只賣良心,讓大家走向美麗之門。
中醫角度便是血氣運行差,過度用神。
西醫便是眼睛疲勞致使眼部微細血管爆裂,因而形成黑眼圈。新陳代謝機能減慢,而令眼部四周浮腫。
對付黑眼圈,使用眼霜是基本的,但要對症下藥。市面上的眼部護理品大致分為兩類:
1. 祛除眼紋,收緊及提升眼部四周肌膚的彈性;
2. 祛除眼袋,黑眼圈及減低眼部浮腫。
前者,通常是乳霜狀,滋潤眼部表皮層肌膚因缺水而形成的眼紋及下垂現象。而後者則大多數是啫喱狀,滲透性較強,能深入滲透至較底層的肌膚組織,而達到加速血液循環及新陳代謝的效能。
當然,很多朋友都有塗眼霜的習慣,但就沒有加以按摩的塗抹手法。如果你的眼部較為浮腫及魚尾紋較多,不妨試試日式的眼部療法。把眼霜從下眼頭位置開始塗抹至太陽穴,來回數次,加以按摩,這樣才能真正把眼部肌肉組織緊緻提升。每邊約做三十秒至一分鐘。之後從下眼角開始向上打圈約三十秒,再利用指頭彈動於眼部四周,以增加整體血液循環。
那該先塗祛紋眼霜, 還是先塗祛黑眼圈的眼霜呢?
如果你有時間,又有耐性,便該先塗增強血液循環、祛除黑眼圈的眼部凝霜,才再塗祛紋滋潤的眼霜。因為眼部精華及凝霜類(gel)的分子較細,吸入較快,滲入度亦相對較多,所以宜先塗抹。而乳霜狀(cream)的滋潤度較高,用於表皮開始補濕滋養。
如你是懶人一族,我會建議你日間塗滋潤祛紋眼霜,以作保濕收緊,晚上塗眼部凝霜,加以按摩來增強血液循環及舒緩眼部肌肉疲勞。
精華液是否需要呢?
這個問題應該對着鏡子,問問自己。眼部精華及面部精華是給肌膚額外的補給。如果你眼部的細紋、黑眼圈、浮腫都是非一般,我想只是塗抹眼霜是不足夠的。
敷眼膜急救該如何取捨?
眼膜價錢參差,平至十元八塊也有一片。但一分錢,一分貨,講到滲透性,日本新科技的眼膜猶如Sleeping Mask,凝膠狀精華,於塗抹後便形成一層薄膜,給肌膚慢慢吸收,翌朝才洗去,方便簡單。
到底,眼霜是用甚麼成份做呢?
市面上大多數的眼霜均利用海藻精華、蘆薈精華、金縷梅、透明質酸等作保濕劑,滋潤一些的會加入滲透性較強的植物油份,如橄欖、霍霍巴、巴巴蘇、葡萄籽等。我知有些朋友看到油份便十分擔心,怕會令眼部泛起油脂粒,其實我們的眼紋需要水油配合才達到滋潤的修護效果。而且現在的科技已經能把油份分解為滲透性的分子,不會像從前的,留於眼部表皮而不能滲進肌膚內,而再加以按摩,更是大可安心使用。
再高檔一些的成份,有紅石榴精華(收緊提升)、日本黑豆精華(對抗黑眼圈)、玫瑰精華(抗衰老)等。更有一些以中藥成份,如人參、川芎等作增加血液循環。
論最新成份,必然是護膚品的新貴「植物幹細胞」吧,滲透至肌底作增強細胞組織的活躍度,強化後的細胞有助增加肌膚自身的骨膠原及透明質酸,從而達到修護效能。從前的瑞士長壽蘋果、玫瑰、葡萄等幹細胞於香港乃新鮮事,但於歐洲已非潮物,瑞士幹細胞護膚科技的發明始祖Dr. Zullis指出,非洲堅果仁的幹細胞能有效滲入肌底,而於歐洲首推出四合一幹細胞科技,其極高效的滲透更是驚人之作,只可惜香港的出售仍未見喜色,大家只好耐心等待!
(everyBODY LABO@尖沙嘴The ONE Beauty Bazaar / 3906 2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