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控產品設計侵權 美國官司戰判決<br>三星敗訴 賠蘋果81.9億

互控產品設計侵權 美國官司戰判決
三星敗訴 賠蘋果81.9億

蘋果公司和三星電子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爭個你死我活,雙方更在9個國家互相控告對方產品設計侵權,互有輸贏,但在最矚目的美國官司戰中卻由蘋果大勝。美國加州聖何塞市法院裁定,三星智能手機抄襲蘋果iPhone的指控成立,須向蘋果賠償10.5億美元(81.9億港元)。三星已表明會上訴。

蘋果去年4月入稟法院控告三星侵犯專利權,索償25億美元(195億港元)。三星不甘示弱,反過來控告蘋果侵權,索償3.99億美元(31.1億港元)。官司糾纏一年多,前日(周五)終於有判決。由9人組成的陪審團經過三日商議後,裁定蘋果勝訴,但三星對蘋果的指控就全數不成立。
陪審團認為,三星多款產品的功能非法採用了蘋果的創作,例如將畫面滑到最底後的「彈回」功能,以及將手指放在屏幕輕點就可放大畫面等,並以低於蘋果產品的售價佔據國際主場。

蘋果iPhone 3GS(左)跟三星Galaxy S手機的外形,驟眼看分別不大。 法新社

三星代表律師離開法院,被傳媒追訪,三星揚言上訴。 路透社

蘋果代表律師在法院外,開心地談勝訴感受。 路透社

蘋果促禁售三星多款手機

蘋果共控告三星20多項侵權,但陪審團認為部份指控不成立,包括板腦設計,而頒令三星須支付的賠償額,亦遠低於蘋果的要求,但10.5億美元已是美國數十年來侵權案中最大額賠償。蘋果還要求主審的44歲韓裔女法官高蘭惠,禁止三星多款手機在美國銷售,法官稍後才會作出裁決。美國是現時全球最大的手機市場。

iPad 2(上)跟三星Galaxy Tab 10.1(下)外形相近,但法庭未有裁定三星侵權。 法新社

「判決致更少選擇 更高價」

三星在法庭判決後發表聲明,指「不幸地專利法例竟會被利用來讓一間公司壟斷市場」。「今日的判決絕不可視為蘋果的勝利,而是美國人的失敗。判決會造就更少選擇、更少創新,甚至可能更高價格。」三星將提出上訴,揚言今次裁決不會是這宗官司和在全球其他地方同類官司的「最後判決」。
其實這案件一開始,美國法律專家和華爾街分析員都已認定三星贏面低。首先,蘋果總部距離聖何塞的法院只有16公里,陪審員都來自矽谷。雖然當中涉及的司法和技術問題複雜,但專家認為,裁決最後只決定於那些陪審員是否覺得三星產品跟iPhone和iPad相似。

正熱賣的蘋果iPhone 4S(左圖)及三星Galaxy SIII並未牽涉在今次的侵權官司中。

另一問題是,蘋果代表律師在結案陳詞時批評,自iPhone在2007年面世後,三星就出現「設計危機」,三星管理層決定非法利用這部革命性手機賺錢;三星的律師竟反指蘋果聲稱的創新,其實只是從Sony等業界「偷橋」,而一部長方形圓角設計的手機亦非蘋果專利。專家認為,三星這個論點「非常冒險」,因為蘋果早以具創意聞名。
加州聖克拉拉大學法律教授萊姆利說,蘋果在美國勝訴,得到了想得到的一切,取得了決定性的巨大勝利。史丹福大學法律教授費爾德曼就認為,儘管蘋果今次大勝,但兩家公司的專利戰仍將持續不休。除了在美國,兩間公司現時在德國、日本、意大利、荷蘭、英國、法國和澳洲等地都有專利訴訟。
美聯社/法新社

iPhone iPad原型機曝光

八角形iPhone

尖角iPhone

iPad原型機

膠殼iPad

拱形iPhone

有腳架iPad

贏家vs輸家

─贏家─
蘋果
既打擊對手三星和Google,更可向使用其專利創作的手機製造商收取「蘋果稅」

─輸家─
三星、HTC、摩羅托拉、NEC
這些手機公司都跟蘋果有專利官司,今次裁決會影響他們開發新Android手機的決心,也拖慢新手機研發進程

Google
手機製造商若放棄使用Android軟件,將影響Google的收入

─可能得益者─
微軟
微軟研發的手機操作系統跟蘋果的不同,或吸引更多手機生產商爭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