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市場變天,即月及12月交割的玉米期貨價格於6月躍升超過21%,扭轉前數月的跌勢,皆因最大的玉米生產及出口國,美國今年玉米收成受嚴重的旱季影響,供求危機出現推高了玉米價格。年初美國經歷相對暖和的冬季,許多農夫比往常提早種植玉米,美國農業部預測今年玉米產量將高達每英畝166英斗,卻忽略了暖冬是雙面刃,將沒有足夠的冰雪來增加土壤的濕度,而偏暖的氣溫造就大量害蟲滋生,尤其是冬季過後幾個月,回南天害蟲越加肆虐。此外,多方面迹象顯示農作物的質素亦出現重大危機。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每周作物生長報告,今年玉米成長獲「佳/優良」評級的比例為56%,遠低於去年的68%,及五年平均的69%,情況並不常見。由此看來,農業部的預測又再過份樂觀,記得去年當局估計玉米產量每英畝158.7英斗,豈料7月天氣比一般熱,使玉米收成最終只有每英畝147.2英斗,少預期約7%。今年在和暖冬季、炎旱夏天的夾擊下,玉米產量恐重蹈去年覆轍。
化肥股商機大
玉米產量是價格走勢的關鍵,展望未來,除了天氣還有數個因素可能窒礙玉米收成,卻未被反映到目前的預測中。(一)儘管今年播種數量龐大,但土壤質素未如理想,將進一步為玉米收成造成壓力。(二)部份北美地區的玉米田使用營養素依然偏低,難以推高產量至最佳水平。(三)目前市場對玉米面積收成的預測(即實際收割面積與種植土地面積之比例)高達92.9%,惟歷史比率平均為91.5%,在如今玉米生產面對重重困難下,預測過於樂觀,期望落差或會使玉米價格更波動。(四)和暖天氣帶來的害蟲將是玉米收成的另一重壓力。總括而言,玉米產量正面對嚴峻的挑戰,除了為其價格帶來支持,也誘發農產品相關股如化肥生產商、種田機械等的投資機會。德盛安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