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今年來失去升值的「光環」,為防止人民幣存款流失,本港銀行打起高息定存攻防戰,其中富邦香港及建行亞洲以3厘搶至全城最高位,細額中則以滙豐的2.9厘取勝,令一眾人民幣相關產品相形見絀。業界相信,人民幣存款高息水平短期內仍可穩守,相較之下港元存款息卻難有起色。
記者:李芳芳
不過,若要賺取3厘高息是有限制,富邦香港須存入最少10萬元(人民幣.下同)新資金,存期6個月。建行亞洲更要定存12個月,起存額至少20萬元新錢。
大部份需存入新資金
目前銀行人民幣定存計劃中,基本上都是針對新資金,存戶往往要將存於不同銀行的資金搬過戶才能享有高息,或者擁有大額資金與銀行面議。以東亞銀行(023)3至24個月的個別人民幣大額定存最高有3厘為例,須根據存戶與銀行的關係、定存金額,以及有否捆綁購買其他產品等因素,彈性釐定具體每筆存款的利息。
反觀中銀香港(2388)及建行亞洲,為留住現有資金而出重本,存戶毋須搬錢過行,舊資金定存1年亦可享分別2.7厘及2.8厘,惟資金分別至少要5萬及20萬元。
滙豐入場門檻僅兩萬
為吸納大眾存款,不少銀行已將入場門檻降低至2萬元,以1年定存計,最高是滙豐有2.9厘,其次為中銀及永隆有2.8厘。其中花旗香港起存額1000元為全城最低,雖然其兩個月定存息率僅2.5厘。
除了以明碼實價的息口爭奪存款,銀行近期更增加額外噱頭,星展香港6個月人民幣定存2.5厘,雖則略遜於同業,但存款額若達等值500萬港元,可獲得行李箱的獎賞,或存等值100萬港元以上亦有酒店下午茶等。中信銀行國際的人民幣靈活提取定存,則以每存入等值10萬港元新資金,回贈最多150元現金,但即使計及回贈,一般客戶的人民幣6個月定存實際年利率僅為2.4厘。
花旗香港行政總裁盧韋柏表示,目前人民幣存款息已經好貴,對銀行來說是先蝕後賺的業務,短期內較難再調升。
永隆銀行存款部主管龔志明亦指出,該行本周二再微升細額人民幣定存息率最多0.2厘,主要為建立長線存款基礎。他相信,目前最高3厘的水平仍會持續一段時間,但較難再有上升空間,因為內地仍有減息壓力,業界較難衝破該心理關口。
得不償失:短錢存入內地雜費多籮籮
內地雖已接連減息兩次,但內地銀行獲彈性調升人民幣定期存款息率,以1年期為例仍高達3.3厘,略勝過本港。為賺取更高回報,食息一族可在港做「見證開戶」,將人民幣滙入內地作定存,惟要承擔一定手續費及不受本港最低存款保障。
目前有多間銀行提供「見證開戶」的服務,在港以見證形式為存戶開立內地子行的同名戶口,再將人民幣資金滙入內地。內地銀行一般調升3至12個月的定存息率至基準利率的1.1倍,即有2.86至3.3厘;2至5年期則一般跟足人行的基準利率3.75至4.75厘。較進取的永隆內地分行,定存5年則有5.1厘;滙豐中國3及5年定存相對遜色,分別僅4.05厘和4.55厘,較基準利率低0.2厘。然而內地不設新舊資金限制,存戶可不斷續存。
滙入內地存款雖享受高息,但須承擔開戶費、滙費或手續費等一定成本。中銀香港(2388)為存戶開立的是旗下南商中國戶口,定存入場門檻較低,僅1000元人民幣;一般客戶經櫃檯滙款收230元,網上滙款需100元,「中銀理財」客戶(擁有資產總值50萬元)現時可豁免滙費。以中銀一般客戶有5萬元人民幣計,至少須做2年定存,回報才能勝過目前本港存息。
滙豐見證開戶入場門檻較高,一般客戶需1600元開戶費,運籌理財要800元,卓越理財才豁免;最低起存額要10萬元人民幣,每筆需150元滙費。永隆入場費則要6萬元人民幣,收40元人民幣的清算行手續費,現時定存額達50萬元人民幣,可獲24K足金包金擺設。
每日最多滙款八萬
見證開戶是受外滙管制,港人每日只可最多滙八萬元人民幣至內地戶口,金額較大者須分開多日滙款;存於內地戶口的人民幣,只有未被取用的部份才能直接滙回本港。要注意的是,內地戶口存款不受本港政府50萬元的最低存款保障。
低息年代:人幣理財產品回報低
面對黯淡的金融市場投資前景,不少散戶只求穩定「食息」。不過,除了息率「誘人」的人民幣定期存款,目前市面上普遍低風險投資產品的回報偏低,只有澳元定存息率較為吸引,存6至12個月最高可有4厘。
iBond派息或低過三厘
綜合本港7間銀行的澳元定存,息率基本都接近3厘。其中以恒生(011)的噱頭7天定存6.28厘最高,惟須以港元兌換2萬澳元才能敘做,目前澳元亦處於高位,需約8.1港元才能兌到1澳元(8月22日滙率)。其次是渣打和交行香港,分別定存12及6個月均可享4厘,起存額為等值10萬港元新資金。
至於其他貨幣或低風險產品,回報均不高,尤其港元存息「冇睇頭」。以尚算積極的永隆為例,近日再度下調港元存息,50萬元新資金定存1年僅1.25厘。連之前熱爆的政府通脹掛鈎債券(iBond),亦在通脹突然回落中,回報率顯得失色,市場料最新一批iBond首次派息或降至3厘以下。
市場上另可供選擇的人民幣超低風險產品不多,息率回報亦不吸引。一般只有人民幣儲蓄保險產品提供保證回報,以滙豐人民幣儲蓄壽險保單為例,保證息率最高有2.56厘,已優於同類產品,但仍遠較定存息口失色。即使是國家財政部早前在港發行第四批兩年期零售國債,雖被冠以「大禮」頭銜,亦只得2.38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