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迷羅馬》某程度上是《情迷午夜巴黎》的變奏,或活地阿倫以前任何一齣或所有作品的變奏。基於此,詳說本片的劇情有點多餘,亦浪費篇幅。但完全不寫劇情,有些看過或未看過影片的讀者會懷疑你未看影片就亂噏。簡言之,四對男女來到羅馬,多線平行發展。上文提到的羅拔圖貝尼尼,小人物一夕成名,雖意在弦外,始終有點囉嗦,寫得太白。但此段特別適宜所有香港藝人觀看,既已入行,又怕狗仔隊死跟,若然無人理睬,又痛苦莫名。這就是成名的代價!
活地阿倫要嘲諷的對象很多,但因為是逗笑為主的處境喜劇,筆觸不算辛辣。藝人有名氣就有着數,片中的性格巨星自恃名氣四出媾女。活地阿倫在電影圈打滾超過半世紀,看不盡的人生百態,對一些祟拜偶像的粉絲,尤其是無知少女,批判之餘亦帶幾分同情。但我最喜歡的是那位沐浴時引吭高歌的殯儀館老闆,被退休歌劇導演(活地阿倫飾)偶然發掘,驚為天籟之音。這活脫脫就是真實個案PaulPotts的翻版。一個經常在貨倉中唱歌自娛的手機推銷員,一次偶然機會,參加歌藝比賽,音色完美,技驚四座,結果成為高音歌王,Pavarotti後繼有人。
撰文:黃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