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方便17,000名每天跨境來港上學的學童,入境處將由下月新學年起,在五個出入境口岸推出跨境學童簡易過關程序,令過關時間比現時快一倍,而乘搭跨境校巴的學童在過境時再毋須下車,留在車上就可完成過境程序。
新跨境學童簡易過關程序會在五個口岸,包括落馬洲支線鐵路口岸、落馬洲、文錦渡、沙頭角及深圳灣汽車口岸推行。跨境學童透過學校向入境處登記個人資料後會獲發識別標籤,標籤貼在學童的回港證上。到過關時,學童毋須經過傳統櫃位,入境處職員用新的手提讀卡儀器掃過識別標籤,就會顯示學童的照片及個人資料,即時核對學童的身份,過關時間由從前的12秒,縮短至6秒。其中文錦渡、沙頭角及落馬洲口岸,入境處人員更會登上跨境校巴為車上學童作過關檢查,學童毋須下車。
新程序耗資200萬元,主要用作購買40多部手提讀卡儀器。而由於小童在成長中轉變較快,為了讓入境處人員更易識別學童樣貌,跨境學童須每年更新資料及照片,有別於回港證件每五年更換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