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有一論調,就是全球經濟不振,因此利率會持續低水平,不只兩、三年,更可能是十年以上,繼而令資產尤其房地產升值。
資金流非唯一因素
這論調不無道理,低利率可代表銀紙多,亦即資金流量大,通常會令資產價格上揚。但若說成定律似的,如借貸按揭利率便宜,樓價必升之類,就有商榷餘地。為何?因為:
(A)已有現成實例證明不是定律,近年的美國息口低至近零,就算是30年定息按揭也只是三厘半,但樓價仍低迷,若樓價與利率必成反比(即利率越低樓價越高),現應回到金融海嘯前價位。日本的息口已平足一代人,但經濟仍未見起色,整體樓價仍低迷。
(B)資金流量雖是現階段主導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人口結構、就業率、施政政策及供應量也得考慮,因素影響力輕重可隨着環境改變。
(C)樓價不會跌到零(除非遇上真正大災難,又或變成死城等),但也不會升到與天比高,03年可開玩笑說,倘若樓價續跌,07年啲樓便要免費送的了,這當然不會實現。同樣地樓價不會無止境的升,最多說那「止境」非常高。
(D)資產價格是可以collapseonitsownweight,這並不常見,但不代表不可能。就如要一幢樓宇突然倒下,通常要有巨大天災或人禍(如恐怖襲擊)配合,但若用戶不理樓宇能承受之重量,就算結構安全,超過設計的重量時一樣會塌下。
事實上樓價是一種「相對」的價格。
鍾維傑
「地產得」獨立房地產分析網站
http://www.Real-Estate-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