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時裝品牌近年全面玩過界,兼做傢俬,如Fendi、Versace,傢俬款式也要輪流轉,年年出新款以免落後於人;不過,城中富豪還是較偏愛專一做傢俬的名門正派,如Turri。代理貴價意大利家品的羅浮世家新一代傳人李柏汶說,每種潮流都離不開舊中創新,「但歸根究柢,自己覺得舒服就是最好的設計。」
記者:葉淑貞
攝影:羅君豪
內地豪客愛正版貨
只要內地繼續假貨橫行,香港進口的正貨保證,就不愁沒貴客。在跑馬地經營、每件貨品動輒六位數字的羅浮世家,八成生意都是由內地同胞帶挈,全屋傢俬一箱箱運返大陸,又以上海北京為主,李柏汶說,自溫州民企爆煲後,反而首次接到溫州客生意,「暫時看不到內地經濟有甚麼巨變。」
經常游走各國家品展的李柏汶說,名牌傢俬已分成三大勢力:時裝家具品牌、專一做家具的牌子、設計師的概念產品。時裝品牌本就名氣響亮,連帶家具都賣得特別好,「港人比較喜歡現代、簡約的款式,內地就要求質感,例如Fendi重甸甸就啱心水。」
他說,近年意國特愛皮紋,「甚麼都是皮、皮、皮!連絲絨沙發的外表,都要整皮紋。」家具的潮流是個循環,受文化、時裝所帶動,他舉例:「傳統的古典音樂,都出現簡約化,於是你會發現過往艷麗的Versace,出現了粉色的淡素設計。」
傢俬配襯一條龍
28歲的李柏汶在美國唸大學,修讀時裝設計的他曾進入當地大型時裝集團實習,一心大展拳腳,「經常接觸名設計師、大明星,好好玩。」但遇上美國經濟走下坡,李父說不如回香港幫手,他心想公司做了廿五年,無理由浪費,反正對設計、做生意都有興趣,故全力接班,加上時裝與家具的crossover,兩者同樣講究物料與配襯,唸時裝的他自然得心應手。
公司由品牌代理的角色,轉型至室內傢俬配襯一條龍服務,若然全屋包辦,隨時幾百萬一張單,難免要求多多,「家居很講求個人感覺,有時客人叫我話事,我會說我『話唔到事』!感覺如何,只有自己最清楚。」
除了家族生意,李柏汶設立自己的時裝品牌PerfectTangent,專做優雅男裝,「做時裝要全球到處飛,常常忘了身在何方,去到法國會以為是美國的餐廳、身處美國會想起彌敦道,亂晒!我諗,無論是為生活、金錢或者興趣,說到底只是想開心,這種生活有甚麼意思呢?所以我搞時裝品牌只是當興趣,未來兩年都不會是主力。做時裝要投放極多廣告,但潮流轉得快,好快冇人知,Chanel都要賣了盤先有起色。」
太子爺投資要儲錢
羅浮世家內,放眼都是奢華類型家品,無2000呎大屋都襯唔起,李柏汶笑說:「爸爸屋企都整得幾豪㗎,好古典,我就麻麻,生意是生意,我這個年紀比較喜歡『概念嘢』。」
出身中產階層,自少不缺錢花,他說男仔不能攤大手板,故17歲出國留學、18歲已搵兼職賺零用,「第一份工係洗碗,但只做咗一日,哇,好誇張,頂唔順。後來去做補習老師,係一個人對住一班小學生那種,教英文、數學。」
他在外國過慣獨立生活,已搬離父家的北角半山,自置跑馬地單位,返公司很方便,「爸爸冇特別教我理財,我就覺得學儲錢先要學搵錢。」
他自言儲錢能力不錯,每個月的消費,不會超過月入的一半,「但若然搵得少,根本唔會儲得多,所以後生仔一定要每天動動腦,想想有甚麼發展機會。香港通訊方便,與外界關係密切,單是出入口已經有排做。」
李柏汶認為,買樓投資最好,「除了自住樓,我還未有餘錢投資物業,而且家太貴。我覺得最好的投資是1500方呎以上、仍然用舊式窗框地板的舊樓,這類物業有味道,無法複製,只要配合設計,一定賣得好價。不過這種投資模式,越來越多人做,成本好貴,所以仲未可以開始!」
品牌小檔案
羅浮世家由公職一大串的新界總商會副主席李國強於1987年創辦,今年已屆廿五載,上一輩也是從事家具製作,專做「十大武器之首」的摺凳;近年,家族生意漸漸交到獨生子李柏汶手上。
自言「拍照太多」而不想出鏡的李國強說,行業最難捱是回歸至沙士的幾年,「每年跌一成,好傷!」憑內地客增長兼樓價爆升,08年業績反彈七成,如今八成生意來自內地客,但暫未在內地設店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