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不少年輕人面對居住的問題,青年宿舍是方案之一,但有標籤效應,而且要等多兩三年才可以成事,暫時不能解決面前的居住需要。
上車盤買少見少
想申請公屋,單身人士要等上多年,很有可能在等候的途中花去了不少金錢租私樓,或是薪金過高變得不合資格,但資產及負擔能力卻未必可以買居屋,買居屋不是隨隨便便地買,一般是以家庭為單位,偏偏現在建立家庭的成本不低,單是婚宴已花去一大筆,即使是居屋,它的售價與市價掛鈎,樓價升,居屋價也升,最近的免補價措施便是一個好例子。從前的自置居所計劃也不管用,因為給了資金,在現時供應不足的環境,只會令需求再增加,樓價再上升。
想買私人樓,400呎及200萬元以下的上車盤買少見少,單是首期已花去了70萬元,每月儲3000元也要近13年才有此入門版水平。那在儲蓄的同時先租後買,他們要與國內來香港的學生爭奪租盤,而租盤在樓價高時也會較為短缺,因為不少業主會封盤不租,以求賣得好價錢。加上租樓本身是競爭遊戲,價高者得。有人不計較質素及安全,租住劏房,原來呎租也要20至30元一呎,可以說條條大道皆有阻滯。
弄至今日的境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改變亦非易事,有居住需要的年輕人可以考慮暫時與父母同住,或是租住面積較少、較舊、較遠的單位。
應回復一條龍房屋政策
政府宜加快回復當年一條龍的房屋政策,既有公屋,亦有居屋、夾屋,各類資助居所計劃,以及私樓,各從其類,各取所需。不像現時般,劏房(即危機)滿佈,公屋等候多年,居屋無影無蹤,私樓卻越來越豪。
李兆波(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與財務高級導師)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