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災難發生一個月 執膠反教育政府

聚丙烯災難發生一個月 執膠反教育政府

【本報訊】無論烈日當空,抑或大雨滂沱,本港南面多個海灘過去數星期,熱心市民埋頭用筲箕清理聚丙烯膠粒。環保團體指今次事故是推動環保的里程碑,「今次反而係市民向政府宣傳環保。」記者:陳凱迎

膠災事發一個月,除主流環保團體組團執膠外,網上也出現「淘膠熱」。熱潮由率先揭露膠災的環團DBGreen的一幅圖片激發,圖中一條死魚旁邊鋪滿膠粒,震撼人心;在facebook設「Weareplasticcleaner」群組,負責人之一Woody向本報表示,現在群組成員逾1,700人,「就好似有人整污糟咗你屋企,你唔會等整污糟嘅人嚟清理,而係自己先出手。」
Woody先後落灘執膠七次,他憶述首次執膠時,愉景灣海灘佈滿膠粒,如被白雪覆蓋,慶幸願意犧牲周末假期清理膠粒的市民也多不勝數。群組中有人擅於尋找贊助,為義工提供蒸餾水;擅於工具設計的Michael則與友人合力,發明了「淘膠者1號」。這部用人力攪動的「大筲箕」,每小時可清理1,000粒膠。

有40公噸膠粒仍未清

現時本港多個海灘仍見膠蹤。綠色力量項目主任江卓珊認為,政府應把握機會,推動如垃圾徵費的環保政策,「今次反而係市民向政府宣傳環保,政府應吸取教訓。」DBGreen發言人Tracey也感激市民幫助,「今次可能係我從事環保工作以來最感動嘅一次」。按政府數字粗略估計,仍有40公噸膠粒未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