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沛冰報道】私家醫院明年停收雙非孕婦,令生意大受打擊,要急謀對策開源。接收最多雙非個案的浸會醫院,計劃削減約一半產科病床,將病床調往其他專科;並研開拓人工受孕治療中的「夫精人工授精治療」。有本地媽媽認為院方應保留病床,應付本地孕婦需求。
浸會醫院現有153張產科病床,今年接收約10,300名非本地孕婦,佔整體孕婦八成。以非本地孕婦使用最便宜的分娩套餐推算,收入可高達2.5億元。
研增設夫精人工授精
浸會醫院行政總監陳崇一表示,計劃削減70多張產科病床,因其他專科病床所需空間較產科病床多,故只能將其中60多張產科病床調往其他專科,餘下病床要取消。
該院正研究開拓夫精人工授精治療,將丈夫的精子注射入妻子體內致受孕。該服務可在門診進行,需向人類生殖科技管理局申請。增設夫精人工授精治療是因應社會需求,如遲婚令婦女生育難等。人類生殖科技管理局數字顯示,2010年本港進行3,448宗夫精人工授精治療,較09年增加約36%。
陳崇一指,暫未有計劃將產科套餐減價吸引本地孕婦,以往非本地孕婦除要繳付醫療費外,還要付5,000元行政費,才能獲得預約分娩服務確認書來港分娩;預約明年產子的單非孕婦將不需繳付此費用。
該院發言人表示,是根據內地與本地孕婦比例,調動明年產科病床,相信能滿足本港及單非孕婦需求。院方會密切留意明年分娩情況,如有需要會重新調配資源。過去數年約有2,000至2,500名本港孕婦在該院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