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威爾斯親王醫院產房「氧化亞氮」(俗稱笑氣)濃度超標至少兩個月,因醫護人員感疲倦、頭痛才揭發。該院其後為48名員工進行笑氣接觸值測試,結果42人由輕微超標至超標12倍,但暫未有異常報告。院方已停止在候產室及產房使用笑氣,改用其他方法為產婦止痛,並加裝抽氣裝置。
部份樣本濃度超標12倍
威院今年6月初接獲婦產科醫護人員報告,指工作時感怠倦和頭痛,懷疑工作環境存有笑氣。醫院6月中在7E候產室和6EF產房作初步環境評估,又安排員工佩戴監察儀器,量度他們工作時笑氣接觸值。7月底收集樣本的初步化驗結果顯示,48名員工中,42人樣本超過勞工處職業衞生標準50ppm,程度由輕微至超標12倍。
醫院已停用鎮痛笑氣,改用分娩球、電動止痛機、止痛針及脊椎硬膜外麻醉為產婦止痛,又在候產室及產房加裝抽氣裝置,改善空氣流通。院方日內會與器材供應商,研究改善面罩與氣喉接駁牢固度,減少氣體洩漏;完成改善措施後會再次測試,按結果考慮分階段恢復使用笑氣。威院已透過「早期事故通報系統」向醫管局總辦事處呈報事件,該局會量度其他公院產房笑氣濃度,但暫未收到同類報告。局方會成立專家小組,研究跟進措施。
為分娩最常用止痛氣體
婦產科專科醫生靳嘉仁表示,笑氣為孕婦分娩時最常用的止痛氣體,孕婦陣痛時「亂晒龍」,常揭開面罩,洩漏氣體實屬「正常」。他估計,威院產房人多,空氣不流通,員工才會中招。威院婦產科顧問醫生梁德楊表示,現讓產婦用止痛針及脊椎硬膜外麻醉,副作用會較大,如胎兒可能呼吸不暢順,但分娩時加強監察及預備「解藥」即可,相信產婦不會因此轉院。
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王紹明表示,笑氣屬麻醉性氣體,吸入後會頭暈及疲倦,大量吸入會失去知覺昏迷。醫學界曾有研究顯示,婦女長期超標吸入笑氣,或會引發生育問題,增加自然流產風險。今次吸入量最高的員工約攝入600ppm,較危險水平的1,000ppm仍有距離,相信常在該產房工作人士,出現長遠健康問題風險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