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藝術降資助藝團門檻 助推動公民意識

融入藝術
降資助藝團門檻 助推動公民意識

本地不少小型藝團默默耕耘,當中不乏致力將社會議題融入藝術。四位獲I.CARE計劃資助的中大社會學系本科生認為,小型藝團包袱較小,發揮空間大,有力透過藝術媒介帶領公眾參與社會運動。
社會學系三年級生黃妙賢舉例,小型劇團「好戲量」的表演劇目多涉社會議題,如諷刺香港教育制度的《陰質教育》;油麻地活化廳雖有政府資助,卻「大無畏」展示六四圖片。「將社會議題融入藝術,畀市民更多關注,唔再事不關己」。
然而政府資助申請門檻過高,例如要求小型藝團成立首三年,每年需提交詳盡計劃書才考慮撥款。「希望可以簡化程序同降低門檻,畀佢哋多啲空間,透過藝術推動公民意識」。《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