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婦產科專科醫生表示,若孕婦下體持續出血及腹痛,醫生應立即為孕婦做超聲波檢查。若孕婦子宮頸張開及出現規律性收縮,並持續流血,便有可能自然流產,醫生可考慮用藥減低流產風險。
持續腹痛應做超聲波
婦產科專科醫生靳嘉仁稱,孕婦懷孕12周以下有10%機會自然流產,懷孕12周至24周則有0.3%機會流產。孕婦於醫院病床上流產屬罕見。他指,若懷孕20周的孕婦持續流血及腹痛,醫生應做超聲波檢查。若孕婦子宮頸開始張開,如每5或10分鐘痛楚一次,便有流產風險。醫生可考慮處方藥物減少子宮收縮及流產機會。
但有關藥物對懷孕24周以下孕婦未必有效,孕婦可能出現無可避免的流產。若孕婦只是出血及肚痛,但子宮頸沒有張開及收縮,則醫生未必會處方藥物。孕婦排出只有5個月大的胎兒會「郁」,只是嬰兒肌肉反應,在醫學上不代表有生命,也難以搶救。《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