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釣人士公開喊話,要梁振英迎接保釣船。截稿前梁振英避而不談,林煥光支支吾吾,不敢說「他們是愛國英雄」,更不敢說「香港警方保留追究他們強行出海的權利」,只懂說甚麼「這是公民社會力量的顯示」。陳智思雖說政府值得和保釣人士傾談,但又要注意形式,以免被人批評政府認同不合法行為。
特區政府的窩囊被動,可見一斑。日本的東京都知事便完全不吃日本政府的一套,就是要買賣釣魚台,就是要揚帆出海,就是要登島插旗,日本政府也只能說「保留追究權利」,哪裏敢真的判刑?東京都知事是民選產生,香港特首是中央任命,分別如何,有目共睹。
撇除「民族大義」大道理,單單為了國民教育科,梁振英政府便應倒屣相迎接保釣船。
一眾高官死心不息要推的國民教育科,不就是要求學生看見五星紅旗要熱淚盈眶嗎?今天香港保釣人士,冒險千里出海插旗!這種國民表現,不值得吳克儉出來接船嗎?
國民教育不就是要我們相信共產黨是「無私團結進步」嗎?保釣人士把五星紅旗和青天白日滿地紅,兩旗共冶一爐,絕對的團結;保釣人士都是普通市民,登島插旗只有風險而無利可圖,絕對的無私。保釣人士突破香港警方日本艦艇的阻截,成功登島,絕對是進步!
一個黨都做不了的事,保釣人士全部實現,難道這一次的保釣行動,不能視作「國民教育科」的課外活動嗎?如果政府可以撥一千五百萬資助出版一堆「紙上談愛國」的教材,不如把錢投放在保釣人士身上,資助他們買船,把保釣船打造成「海上國民教育中心」。
搞國民教育不能葉公好龍,裝模作樣扮愛國,到真正要支持愛國人士,卻龜縮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