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閨蜜聊天。
「你做愛的時候跟老公說話嗎?」
「如果他正好來電話我會的。」
這個當然是段子,不過,最近看一電視劇《神槍》,我就老想到這笑話。因為《神槍》之神,就在於不斷讓人出戲。
上個世紀末開始,有一大批的革命歷史題材劇出來,無論是具有傳統傳奇劇性質的《亮劍》,還是重新講述歷史的《人間正道是滄桑》,都讓人很興奮,以至於雖然之後的跟風劇常有粗製之嫌,但看膩了還珠格格煙雨濛濛,老百姓倒也不嫌螢幕上男人多槍聲多犧牲多。甚至,這些革命劇讓很多像我這樣的觀眾幻覺中國電視劇將在這些題材上重新起步,趕英超美。
看過《神槍》,我承認我錯了,革命不能保證未來,革命題材劇也不能保證品質。《神槍》向我們證明,革命劇也能抵達神棍之境。
《神槍》以皖南事變為背景,我對這段歷史感興趣,加上媒體上頗有一些關於此劇的好評,所以一聽說上海新聞綜合頻道要在黃金時間播出這個劇,我就搶了個沙發。可是,蒼天在上,我們屢戰屢勝的法寶是甚麼,就是每次在緊急關頭,換上鬼子的衣服!革命的功能是甚麼,就是能把我們主人公的眼光練到黃藥師的地步,不僅一眼瞧得出敵人子彈在飛向誰,還能千米之外用子彈打飛子彈!最後,為了突出咱革命的成果,編導還精心安排了一場巔峯對決,讓我們的土槍手和經過嚴格訓練的日本射擊冠軍進行比賽,烏拉拉,你要覺得這是奧運會的cosplay分會場,不是你的錯。
總之,《神槍》看上十分鐘,換到任何一個頻道,你都會覺得其他電視劇拍得真不錯,比如我,看了半集《神槍》,就連看了三集《愛情公寓3》,兩相比較,《愛情公寓》不僅清新,簡直具有視覺革命性。
《愛情公寓》紅火很長時間了,但因為我自己已經過了三仙姑的年齡,另外中外媒體還一致認為,這是《老友記》和《老爸老媽的羅曼史》的中國版,所以一直沒看。但是,《神槍》降低了我們的人生要求,光是看看漂漂亮亮的少男少女,聽聽他們飛來飛去的貧嘴,就覺得沒內涵沒營養也沒甚麼打緊,因為他們雖然不傳遞甚麼正面價值觀,但在轉瞬即逝的娛樂世界,他們的那些惡搞也好,抄襲也好,都還是以喜劇的名義,為了一個逗樂,而且,在很多時候,如果你沒有甚麼美劇記憶,那麼,你被逗樂的可能性還是有的。類似吃肯德基沒營養,但你不會有上當的感覺,因為你知道在肯德基裏吃不到你小時候的雞,這就像,閨蜜聊天,回答「如果他正好來電話」的,那就是《愛情公寓》的風格,此類「題內離題」策略幾乎就是《武林外傳》以來的喜劇法寶。
《愛情公寓》題內離題沒問題,但是《神槍》也製造這種效果,就有荒唐感。網上一個觀眾說,其中有個跑龍套的,一會是日本人,一會是中國人,特別顯得人生如戲,也就怪不得,廣電總局最近要出台一系列包括「革命須敵我分明」這樣的電視劇製作條例。
事實上,看過《神槍》,我覺得廣電總局真可以對革命歷史劇提點要求了,否則,最有中國特色的電視劇馬上就會淪為清宮戲武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