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透視:錢往哪裏去? - 李大同

環球透視:錢往哪裏去? - 李大同

可能8月是傳統假期月份的關係,環球市況可以用「水盡鵝飛」來形容。美股交投量跌至數年以來的低位,投資者的入市意欲不但極低,而且對後市的看法並不樂觀,但有恐慌指數之稱的VIX卻竟然跌至五年多以來低位,現象古怪。

美股交投量四年低位

美股交投量更跌至45億股的四年低位,主要是因為投資者的觀望氣氛極度濃厚,包括等待聯儲局於月底懷俄明州舉行的JacksonHole央行年度會議上,會否一如既往明確表示會推新措施刺激經濟;另外,散戶及大戶對於歐洲央行的買債救市細節亦都引頸以待,相信環球股市將持續悶局。
美股交投量萎縮並非最近的事,事實上,交投量自09年開始便每年減少。有數據顯示,美股今年的每日平均交投量為66.7億股,較去年的平均數減少15%,而2010年的交投量則為85億股。
不過市場近年經歷結構性轉變,包括高頻交易以及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在市場上的參與度越來越大,理應推高交投量。而美股交投量卻仍然萎縮,反映撇除這些程式盤及ETF,實質入市買股票(realmoneytrading)的投資者其實越來越少,散戶認為自己不敵電腦程式,時刻擔心成為大戶的點心。

投資者等「終極一跌」

究竟錢往哪裏去?沒有人能確切就此問題提出答案。有大行曾發表報告,冀以合理推測解答此特殊現象。有指美國大批嬰兒潮已進入退休年齡,他們選擇將資金撤出股市,轉移投往較為安全的債市,所以造成此現象。大同認為此說法雖然合理,但只能是交投萎縮的其中一個解釋。而投資者根本沒有信心入市,或認為股市的性質已出現根本性的轉變,亦同樣是主要原因之一,也許真如債王格羅斯所言,「股票已死」?
既然環球央行自金融海嘯以來大量向市場泵水,股市交投量依然萎縮。即使股市持續向上亦只屬乾升,過往能依靠股票升值造成的財富效應亦大大縮水,著實顯示央行救市在挽回投資者信心方面沒有多大的作用,很多投資者仍然在等待「終極一跌」。
李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