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歐美銀行蓄意操控倫敦美元同業拆息(Libor)報價,引起全球關注,港元同業拆息(Hibor)定價雖無異樣,惟因應外圍形勢變化仍展開檢討。消息透露,金管局早前向20間Hibor報價行發出問卷,並已收集意見,業界指查詢內容隱約透視當局對報價監管的關注,未來不排除會進一步收緊。
記者:劉美儀
據悉,問卷由金管局(銀行監理)助理總裁萬少焜向各銀行行政總裁發出,主要覆蓋六方面問題,當中包括詢問各行提供報價「上板」的負責人誰屬,其工作性質如何及年資經驗;銀行報價後是否會由更高層主管進行重複核對(proofreading);若已有雙重核對安排,行方又會否透過第三方定期進行獨立審計,以確定報價是基於足夠交易量作基礎。
該局亦關注,有關人員提交報價時,是否假設交易對手會以該報價水平進行一定規模的拆借,意味報價行是否以一級信譽銀行(PrimeBank)作為報價水平的對象。
迫重複核對 獨立審計
金管局發言人接受查詢時回應,鑑於Libor事件已引起市場對Hibor定價的關注,該局希望能搜集報價行現時有關做法和監控安排,故早前向20家Hibor報價行發出問卷,冀所得資料能幫助當局有效監察銀行公會就Hibor定價的檢討工作。她重申,目前整體來說,金管局並未發現Hibor定價有異常情況。
銀行界表示,雖然Hibor定價機制檢討由銀公委託財資市場公會(TMA)進行,但金管局作為監管機構,其發出的問卷調查甚具「指導性」,對未來監管要求的轉變亦富啟示作用;市場估計,該局日後要求銀行加強報價後重複核對,或定期進行獨立審計的可能性極高。
現時報價行普遍由行內最資深的港元貨幣市場交易枱主管,或資金頭寸負責人,提供Hibor報價,多數同業在報價「上板」後,不會再重複核對報價,更少有透過第三方進行獨立審計。
銀公9月提修訂建議
業界稱,日後待資深交易主管擬定報價後,會主動經財資部主管或更高層跟進核對,才將價格「上板」;銀行亦會要求審計部不定期進行定價抽樣調查。消息說,金管局於7月底向20間Hibor報價行發出問卷,銀行已於兩周前回覆。另外受銀公委託檢討Hibor的TMA,近日亦要求各會員最遲於8月底前,就Hibor機制提出意見。市場料銀公最快或於9月底前提出修訂建議,銀公旗下新成立的Hibor工作小組已於上周四舉行首次會議。
金管局詢問Hibor報價行的問卷主要問題
1.誰是提供報價「上板」的負責人?其工作性質及年資經驗如何?
2.銀行報價後是否會由更高層主管進行重複核對?
3.若已有雙重核對安排,銀行會否透過第三方定期進行獨立審計,以確定報價是基於足夠交易量作基礎?
4.有關人員提交報價時,是否假設交易對手會以該報價水平進行一定規模的拆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