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表演海豚會自殺專家促海洋公園停止圈養

被迫表演海豚會自殺
專家促海洋公園停止圈養

【本報訊】海洋公園礙於輿輪壓力,今日起取消海豚表演加場,但事件已引起國際保育團體關注。外國保育專家和科學家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海豚表演違反自然本性;生活在狹小空間,壓力不斷。人工飼養海豚的死亡率更高於野生近倍,甚至有鯨、豚曾跳池自殺。團體促海洋公園逐步停止飼養海豚作表演,履行真正保育責任。記者:王家文

最近兩宗海豚自殺悲劇發生在2010年7月。日本冲繩美麗海水族館一條偽虎鯨表演時,疑抵受不住長期受訓的壓力,突然躍過玻璃圍欄倒地;另一宗發生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海洋館,一條樽鼻海豚同樣跳池自殺;2000年,美國邁阿密海洋館也有樽鼻海豚娛賓時誤吞膠杯。悲劇還有更多,國際鯨豚保育協會(WDCS)項目經理CourtneyVail說:「越南曾有海豚表演時產子。」

日本冲繩美麗海水族館一條偽虎鯨疑受不住壓力,表演期間突然跳出水缸自殺。互聯網

人工飼養死亡率高

Courtney接受本報電郵訪問時直言,觀眾只看到海豚可愛一面,卻不知背後凄酸,「牠們困在狹小水池,海水經化學處理,為免受病菌感染,還被餵服抗生素,甚至用上抗焦慮藥物減壓」。
現時海洋公園飼養的16條海豚全屬樽鼻海豚。Courtney引述WDCS的《歐盟動物園調查2011》指出,野生樽鼻海豚的死亡率是3.9%,人工飼養則短命得多,死亡率最高達7.4%,死因多涉及壓力症狀,如肺炎、敗血症等。壓力從何而來?她解釋,「試想野生海豚活動範圍達100平方公里,人工飼養只得一個水池,生理或心理也無法滿足牠們的需要」。
海洋公園辯稱,海豚可自由參與表演,否認奴役接客。國際人道對待動物協會(HSI)高級科學家NaomiRose斥責,「這是侮辱海豚的智慧」。野生海豚每天覓食和養育下一代,也同時玩樂、交際;但人工飼養的海豚,在受訓和表演後才可休息。「表演就有魚吃,對牠們而言是一份工作」。
海洋公園今日起取消加場,回復每日四場海豚表演。Naomi表示,反對人工飼養海豚,更反對只為遊客服務,「遊客看不到表演當然失望,但這正是個好機會教育遊客,海豚也需要休息」。
Courtney指出,近年各地海洋館如美國明尼蘇達州等已取消圈養海豚,促海洋公園也跟隨,「當遊客知道圈養海豚的背後真相,他們再也不會到樂園了」。

訓練員立即用濕毛巾保護牠,免牠脫水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