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差或須長期封閉人造沙灘宜變海岸泳池

水質差或須長期封閉
人造沙灘宜變海岸泳池

【本報訊】政府今年11月將在大埔龍尾灘建人工沙灘,龍尾海岸教育中心等組織指出,環保署去年監測龍尾灘水質的結果,為欠佳至極差水平,日後建成的人工海灘可能長時間封灘,浪費公帑。保育團體建議,於原址改為興建一個連接泥灘的海岸泳池,既省公帑,又不會破壞逾200種海岸生物的生態環境。

免浪費逾2億公帑

龍尾海岸教育中心昨舉行「認識龍尾.珍惜天然美」導賞活動,吸引數十市民參加。在將動工興建人造海灘的泥灘,不少市民看到海星、海膽及槍蟹等海洋生物。導賞活動項目統籌郭惠玲表示,棲息了200多種海岸生物的泥灘,日後將被47,000立方米幼沙取代,工程已獲撥款2億820萬元,每年經常開支達630萬元。不過,環保署的水質趨勢數據顯示,泥灘的水質為欠佳至極差級別,大腸桿菌含量超標,政府也承認日後的人工海灘,在水質欠佳時須要封灘。她指人工海灘落成後,隨時得物無所用,建議政府參考澳洲,興建海岸泳池連接泥灘,達到多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