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SPENDER:淑女愛投球

BIGSPENDER:淑女愛投球

李慧詩一個奧運銅牌,令全城掀起運動熱。數最適合女人玩的,非源自英國貴族淑女的投球(Netball)莫屬,各球員有指定活動範圍,又不可有身體碰撞,節奏快速但動作斯文。投球更是女拔萃體育課必修項目,所有女拔學生皆懂,賭王女兒何超鳳就是其中一人。畢業於女拔的瑞信董事總經理兼亞太區私人銀行部、大中華市場主管黃慧群,當投球是親子活動,投球又讓她有回到年輕時的感覺。
記者:黃碧珊
攝影:陳奕釗

平日打扮高貴的黃慧群放工或假期時,就會披上球衣,練習自小鍾愛的投球,她小學已接觸這種運動,至中學更愛不釋手,午飯、小息及下課後,也手執投球練習。香港雖曾為殖民地,但這種源於英國的運動一直不太流行,僅在上流社會、貴族學校或國際學校中盛行,如賭王女兒何超鳳就讀女拔萃時,也愛玩投球,同校師姐黃慧群的興趣更濃,是投球校隊成員,中六及中七那兩年,曾代表學校奪校際冠軍。
一次母校舊生會聚會,舊同學發起重組投球舊生隊,適逢兩位千金當時也是女拔生,也玩投球,她又重拾這運動並協助教授初中師妹,「變成兩個女兒的教練」。三母女有共同興趣,經常一起練習,黃慧群是射球手、大女Grace是中鋒、細女Karen則是守球手,三人會同場比賽,在投球場上對壘。現在兩個女兒已就讀大學,她們仨繼續活躍於投球界,不時一同練習,黃慧群更加入了香港投球丙組聯賽,每年11月至翌年5月,逢周一晚舉行賽事。

在投球場內,黃慧群與女兒有機會對壘,Grace(左)在母親面前絕不手軟。

工作時,黃慧群協調同事的工作安排,讓每個人發揮專長,而在這約500平方米的投球場內,黃慧群經驗最老練,一樣由她作領軍。我看着她一時帶領女拔舊生隊進行熱身,一時做球證,充份表現了她的領導才能。投球的最大好處是裝備簡單,只要一球在手就可隨時練習。「我車尾箱放有三個投球,在空曠地方,可以隨時每人一個投球把玩。」投球令她們更親近,既是母女又是隊友,每次練習後,從家事、閒事、讀書及感情事無所不談。
女拔舊生隊主要由近年畢業的小師妹組成,教授她們讓黃慧群重拾活力,「跟她們一起彷彿回到年輕時」。平日的工作無時無刻面對千變萬化的經濟環境,不能憑個人力量對抗大市,相反投球比賽是直接、快速又刺激,只要控球得宜便可得分,靠能力爭勝有成功感得多。
射球手射球時總希望全中,但球離開手後,仍要守在籃框下,為萬一失球作準備,就像投資市場中要時刻保持警惕,這是她從玩投球中領略到的。

平日只穿行政裝束,公關都說未看過黃慧群穿運動裝。

2006年度香港投球丙組聯賽中,黃慧群獲最佳球員獎項。

華人投球之星私人授課

在香港出生的黃雅欣,8歲移民澳洲,因此接觸到當地非常流行的投球,一玩約廿年,已考取澳洲投球二級認可教練,是香港唯一擁有該資歷的投球教練。現為香港投球總會技術經理,在投球總會私人教授投球外,也會到其他機構或學校作教練,如女拔萃舊生會及在港的澳洲協會等。

私人教練收費:每小時150至400元
【香港投球總會】地址:銅鑼灣掃桿埔大球場徑1號奧運大樓1016室

貴族的玩意

約1890年,英國的貴族女子,將籃球演化成身體接觸較少、更適合女性的球類運動。一直盛行於英聯邦國家如澳洲、新西蘭、南非、新加坡、斯里蘭卡及牙買加等。投球每隊各有7位球員在場中比賽,每場共分四節,每節各15分鐘。投球場地大小與籃球場相若,長30.5米、闊15.25米,並分成三區,每名球員各有指定活動範圍,兩端邊界中央設籃圈,但籃圈背後並無籃板,僅可由攻擊手或射球手在指定射球區投籃。球員持球時不能隨便移動雙腳,防守球員必須與持球球員保持最少0.9米距離。在香港投球不及其他球類,如足球、籃球及乒乓球等普及,僅部份康文署旗下球場設投球場。

裝備夠簡便

投球所需的個人裝備極簡便,傳統女參加者只要穿運動連身短裙,加上球鞋及投球便可。

【Gilbert投球$100】
雖然投球源自籃球,但投球大小及重量跟排球相若,更適合女性運動員使用。英國運動設備品牌Gilbert專門製造投球,品牌有約180年歷史,為世界投球賽事的指定使用投球,香港投球總會有售。

【Asics投球鞋約$1,600】
投球球例嚴禁球員有身體接觸,故在比賽中較多機會要緊急煞停,球鞋需厚底,減低腳部壓力。澳洲Asics是少數推出專門投球鞋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