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個世界一切都是黑白分明,就如賭枱上只設大細兩區,不管你買大開細抑或買細開大,也不過是左和右的選擇,身處其中相信也會活得容易一點;也就是說,食物如果也只分為有機和無機,人們各歸其位各取所需,相安無事,就算今日有明日無,一時左一時右,也是個人選擇,只怕旁人指指點點。
是的,因為大勢所趨,近年對食物來源或品質也的確有所關心,平心而論,坊間大多打着旗號以有機烹調作招徠的食肆也着實平平無奇,入口如嚼蠟者十隻指頭數不完。把幾火自作業,近百元買打雞蛋也面不改容,偏偏在慢撚法式燉蛋時執着於那一小匙砂糖的身世。唉,有機蛋+化工糖,說到底也只不過是名混血兒,有機個屁!
插畫:楊學德
曾凡
因為心野,所以邊食邊——老闆,食客,食材,廚房,得就,唔得都。
波希米亞老闆
拐進Mana!是誤打誤撞的事,路過中環遇着失魂雨,這店面又比其他店縮入十呎有多,人自不然「吸」了進去。這個戶外空間,如果座落旺角,也許可以開多兩攤檔,左手袋右胸圍也未嘗不可;甚至,A&F在這裏擺上幾個裸男,人群也未至於企至馬路,或者與麥奀記門口的隊龍打成一片。
Mana!面積不算大,右邊是開放式廚房,左邊一列吧枱,近門處有張枱,供應「Fast-SlowFood」,又快又慢,好矛盾,但說到底,都是追求慢吧。好,要慢,就慢得徹底一點,於是我在店裏,細細端詳:食物,大致分兩類,沙律、漢堡和稱為Flats的中東薄餅;飲品,果汁和啤酒;餐後,有蛋糕朱古力等提供,當然全都是有機食物。就是這樣,簡單得過份,又貴得過份,即是,你食碗沙律加件餅再飲杯果汁,已經可以在蘇豪的小餐館坐下來,好好享受一頓商務午餐了。還要不好坐,熱得像印度,但氣氛很好,走進後園,別有天地,又有免費過濾水飲,用的紙杯混入植物纖維可百分百自然分解,兩層高的樓底,吊在半空的鎢絲燈泡,你說這是後工業設計亦可,說是Raw裝潢亦沒錯,反正那些來自南亞工廠的鋼鐵加木頭造成的椅子,就絕對想偷幾張回家。
我問坐在收銀機前,一身波希米亞裝束的人,甚麼飲品最受歡迎?他說,「呢個GreenJuice喇」!哦,好!「盛惠45蚊!」嘩,咁貴!「係呀!」五分鐘後,我覺得自己變了隻吃着草的牛!因為這杯綠汁,彷彿把整個大自然收進了,草香四散。我心想,好過山長水遠入錦田!然後,我就和這位叫Bobsy的波希米亞佬,也是老闆,有一句沒一句傾談起來。大家原來都是南丫島民,有些共同朋友,有些共同希冀,一個前腳剛走,一個後腳步進。故事,就由這一跨開始。
萬物本為一體
95年,Bobsy來到香港,定居南丫島,跟一班素食者萌起開咖啡店,就是那間後來相當有名的「名勝」——南島書蟲。這班人,正式理想主義者,沒餐飲經驗,誰懂做菜就誰當廚師,輪流上陣,湊合底下,竟做出一個Scene——來讀讀二手書的、三分鐘幹掉整個齋漢堡的、只是來閒坐打牙骹的、專誠來參加講座的,甚至只是來查查電郵的,令這裏整日流連着一群有着共同思想和理念的人。Bobsy知道,書蟲正在提高島民對居住環境和生態的關注。而這種關注,正是由餐飲引領的。
南丫島到底太遠,於是有了遷移至鬧市的念頭,並以延續書蟲風格作為概念。等了足足五年,在03年SARS之後,經濟蕭條的條件下,又碰上97Group的ChristianRhomberg和其他夥伴,04年終於在蘇豪開了三層樓高、佔地四千呎的LifeCafe,還不時舉辦活動如天台市集、吸引千人到訪的印度瑜伽大師演談會等,加上傳媒推波助瀾,Life的曝光度足以令所有路過的人都要入內嘆杯咖啡。不過咁,生意經本本難念,投資者最終還是不認同Bobsy的哲學,08年,拆夥收場。這反而讓他更審慎地選擇理念相同的夥伴,並開始籌劃Mana!。
今年初,堅持其理念,投資了四百萬的Mana!,正式開業。這店比書蟲更貫徹,運用了FoodComposting、EcoPackaging等理念。這裏供應野生/有機/本地食物,音樂和氣氛也對口味,集結的人群也擁有共同理念,可總結為「Mana!是一家有種、有氣節(Integrity)的店」。
但其實Bobsy真正的理想,並非Mana!本身,而是一個稱為Babylon的概念——理想中的Babylon是咖啡館,也是喝酒的Lounge,食物是把大家聚合在一起的工具,它的FoodScene一定要做得很出色,規模要夠大,客人可以坐在地上談天,書架上放滿啟蒙的書籍和影音,成為這個年代的Tribe——族群中人操不同語言,但彼此還是可以感覺到,大家是屬於同一氣場之內,也樂於參與這一場新的全球化運動。
這種運動,在18世紀已經出現,當時帶起整個風潮的,是一群來自東方的瑜伽大師。在60年代有過一次小規模的爆發,之後就是90年代冷戰結束,到了今日,這運動終於引起全球關注,全世界的人類都在關注着同一件事情,並觸發出巨大的爆發。Babylon就是要讓這些能量相近的人聚在一起,分享想法、音樂、食物。年輕人雖然看見父母一代的艱辛,但他們會問:「一輩子的勞碌,為了甚麼?難道是退休嗎?」加入這個Tribe的年輕人,只會越來越多。在Mana!的後園,你會看到一尊像,牆上刻畫了一句:AllIsOneIsAll,萬物本為一體。
食物是膠水
Mana!是一個古老的文字,可解為「神力」,在《聖經》五餅二魚故事中,比作食物。如果你還在疑惑Mana!的食物有甚麼驚為天人的秘密在內,不要白費心機了,這裏的一切,只是把最天然、最純粹的材料,烹調成味道不錯的食物。你不會嘩一聲的,你不會大叫好好味的。但你吃完一件Flats,你知道那是以最適合人類食用的材料製作;當你喝過一杯鮮榨果汁,你的精神有種飽滿的滿足;當你把吃剩的食物和餐具分門別類放進後巷的回收箱時,你知道這一頓餐飲,正是把你和大自然連結在一起的……膠水,「Foodistheglue」,Bobsy講㗎!
打開悟道之門
每人的童年都暗藏性格密碼,不管你成長之地是溫室抑或陋巷,抬頭看着同一個天,雲層的形狀始終不盡相同。我問Bobsy,喂,你童年點過?「我在黎巴嫩貝魯特長大,在當地當過童兵,每天拿着一把M16步槍,陪伴着整個童年的,只有戰火。」面對着Bobsy的成長經驗,我不得不為自己的成長過程而汗顏,縱使已經自稱街童,在隨時挨揍的環境中成長。
他在22歲那年,接到經營珠寶生意的好友的電話,邀他前往曼谷談些時裝設計生意。Bobsy雖然沒念過甚麼書,卻特別喜歡時裝,想也沒想,便答應了。然後,他才想起,根本不知道曼谷在哪裏(WherethefxxkisBangkok?)!
這是Bobsy的第一份工作,最初幾年,夾雜在成功和失敗當中,也沒怎麼賺到錢。某年夏天,載着其產品的貨船,因為港口遭戰火轟炸而沒法埋岸。貨沒了,錢賠了,公司也接近破產了。89年9月,他們賣去所有家當,破釜沉舟,在英國時裝展擺攤,結果拿下了不少定單,但最有趣的,是認識了一位來自耶路撒冷的買家,她問Bobsy,你的設計很好,但有沒有一些是用有機棉縫製的?Bobsy當時還不知道有機為何事,但覺有趣,引領他開始認識有機的一切。
同年,他看着柏林圍牆倒下,冷戰正在結束,東歐解放,曼德拉釋放,整個世界開始變得不一樣,他意識到某種世界觀在轉變——在音樂、文學、電影和時裝上呈現的樂觀,「Ilikethis.Iwantedtobepartofthemovement.Ifoundmycalling」,順着自己步伐,他又回來了。Bobsy開始以和平訊息作為Eco-friendly的衞衣設計,並大受歡迎,在SiamSquare開店。92年,因為與夥伴意見不合,Bobsy選擇退出,他相信跟隨命運而行,見步行步,Followtheflow,最後來了香港。
95年,Bobsy定居南丫島,有六個月的時間與一些藝術家在野外赤足生活,「Kickingofftheshoes,walkingonbarefeet.Lammaletsyoudothat」。他在自己搭建的帳篷裏,過着原始人的生活,每日冥想、瑜伽。他認識到一些關注島上生態的朋友,高調參與島上保護環境的運動。近年,他更開展名為LammaForest的計劃,持續並有規劃地種樹,希望有天,南丫島會擁有屬於自己的森林。
Flats和Tap
Mana!廚房內最吸引我的是那座紅磚爐,廚師們在午飯前密密手烤着的,叫Flats,似薄餅,卻是中東風味。這種Flats以不同種類的有機麪粉揉成麪糰,然後塗上一種叫Za'atar的香料,一種盛行於北非和土耳其的綜合香料,配方各有不同,大致由羅勒、百里香、漆樹果實黃櫨、馬鬱蘭芝麻、檸檬、海鹽等混合而成。喜歡齋吃的可選Classic($50),我天生因為比較浪漫,所以選了Autume($70)這個傷感季節的Flats,內有烤蔬菜、羊奶酪和火箭菜,雖然吃完也不知與秋天有甚麼關係!
另一吸引的,是天井後面那個水龍頭,旁邊放了一排以植物纖維製成、能夠百分百自然分解的杯,牆上寫着「FreeWaterForAll」,流出經過特殊過濾的清水,任飲!特別好飲嗎?不!有特別功效嗎?不!唔,是否含有甚麼能量的水嗎?也不!那麼,有甚麼特別?沒甚麼特別,Free而已!不過,你想像一下,當你走進一間餐館,人家不收你分文,還出錢安裝過濾器,提供環保杯,而你飲完後,可以拍拍屁股便走,這種稱為無私、大同、愛心的精神,你多久沒有嘗過見過感動過?
MANA!Fast-SlowFood
地址:中環威靈頓街92號
電話:28511611